螺旋的镜像与折叠的迷宫——评《清明上河图密码③》

应该说第三部要比第二部写得好不少。在第三部当中,冶文彪解决了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人物的面具化问题,一个是情节的层次感问题。这使得小说整体的阅读观感要好很多,读者不用再疲于分辨出场的各类人物,能够专注于对故事情节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同时,第三部明显提高了细节上的修饰与整合,让“画卷”鲜活生动而丰富多彩。

《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的小说中,冶文彪有意识地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结构。如果要用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密码①》是“橘子”结构,“讼绝”赵不尤和赵家的多个瓣看似独立,却又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清明上河图密码②》是“苹果”结构,“牙绝”冯赛看似一直没有直接朝着目标的方向削皮,但最终却柳暗花明,真相大白;而这一部《清明上河图密码③》,则采用的是“香蕉”结构,“斗绝”梁兴、丁豆娘们顺着香蕉的外形沿着几个面分别往下剥,在时间上各有参差,却最终殊途同归。

以《清明上河图》上所描绘的清明当天为时间节点,几个案件往前延伸的具体时间各不相同,这是在小说中有明确交代的细节,读者因此获得了和写作者同等的地位。因此,随着作者的叙述,香蕉的几个面上的皮按着自身的节奏被剥开,时间往前流转的同时,不断倒退到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重新开始,构成了某种叙事上的迷宫——这让人联想到《小径分叉的花园》,尽管前者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远逊于后者,但毫无疑问《清明上河图密码③》对常规的推理小说结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并且基本成功。

例如小说的开篇部分,在“斗绝”梁兴的故事线里,楚澜早已死去,他也干脆利落的杀掉了“蒋净”,但随即发现自己身处险地且蒋净之死另有蹊跷,因此故事随即往前发展。而蒋净之弟蒋冲来到京城,立即就是从蒋净杀人逃亡开始,但很快故事往后倒转,重推楚澜之死和蒋净去向的真相。如果画出时间线的话,正常的顺序应该是:蒋冲来京城——梁兴夺标——蒋冲知道堂兄出事——蒋冲逛京城——梁兴杀人报仇,而在实际写作中,其顺序为:梁兴杀人——蒋冲来京城——蒋冲知道堂兄出事——梁兴夺标——蒋冲逛京城,在总体的时间上两条线各自有明确而简单的正叙倒叙交替,而两条线的交叉则让简单的正叙倒叙交替变得复杂,留下了给读者反复咀嚼的余地。

《清明上河图密码②》当中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人物揉在一起分不开,让写作者努力进行的区别塑造失去了意义。而在系列小说的第三部,中冶文彪用了一种事半功倍而剑走偏锋的策略解决了这个问题:直接把人物写死。

如小说的第一个案件《化灰案》,出场的几个主要人物:雷炮、雷安(雷炮之父)、珠娘(雷炮之妹)、王哈儿(雷炮发小)、曹厨子(珠娘前夫)、颜圆(公人)、羊婆、栾拐。雷安“化灰”而死,他的遗产牵动了雷炮、王哈儿、曹厨子以及颜圆的心神。小说表面上用雷安“暗示的遗嘱”要快速解决故事,但随即剧情直转而下,雷炮被杀、王哈儿被杀、曹厨子被杀。随即单刀直入地揭开谜底:是珠娘的策划。八个主要人物死了一半,这做了一层区分(死于不同的欲望),剩下的凶手又做了一层区分(杀人的原因与目的),最后剩下的人物则更深地服务于系列案件的真相(被胁迫和幕后黑手)。于是,一团麻似的人物通过不同的命运结局而丰满了自身形象,这是小说的极大成功。

一个小细节颇为有趣,就是“案中案”的揭露与否。第一部里,每一个案件都会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和一个未解的深层谜团:八子的关系被解开但郎繁之死不清不楚、侯伦作恶但死者是谁并不清楚;第二部中,案件则更多是看似解开但其实没解开的状态:炭行争斗缓和但谭勇未出现、猪行大头儿子被杀但凶手未落网;而在第三部中,“案中案”和“案”的关系变得更为灵活,不仅有非常直接地交代案件真相(化灰),也有完全不提及真相(空仓),当然也有交代了一半真相(食儿)。为了解开小说的总阴谋而错落布置,冶文彪的姿态越来越游刃有余,情节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因此自如从容。

还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兵法的因素与小说的契合度要比前两部都高一点。这其实从侧面服务了人物的成长。梁兴在故事发生时已经是一个颇有城府的人,其智商和情商都表现不俗。而通过对兵法要诀的思考和回顾,配合上不断出现的梁兴过去的回忆,再现了一个人物的“从哪里来”,又通过情节发展解决了人物“往哪里去”的问题,使得人物显现出整体的完整,这是不同于情节完整的另一指标。而民间俗语也和文雅词曲相互应和,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折叠浓缩了人物的情感,让不可追忆的时间呈现出温情的一面。从这点上,“风流术、风流蛊、风流苦、风流毒”的转换与“当时白雪忆红颜”并无分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螺旋的镜像与折叠的迷宫——评《清明上河图密码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