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书友,诸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是XXX。我刚刚是听到了雷鸣般的掌声啊,诸位的鼓掌虽然出于好意,其实是最不合理的。因为鼓掌表示演讲听得满意,现在鄙人还没开口,诸位已经满意得鼓掌,鄙人何必再讲什么呢?诸位应该先听演讲,然后随意鼓几下掌,让鄙人有面子下台。现在鼓掌在先,鄙人的演讲当不起那样热烈的掌声,反觉到一种收到款子交不出货色的惶恐。”
诸位的眼光陪我走上讲台,我只觉得许多眼睛注视得浑身又麻又痒,脚走路都不方便。到上台站定,眼前的湿物消散,看见大家好奇地评赏着自己。暗喜自己带了太阳镜,眼前两片黑玻璃,心理上也好像隐蔽在浓阴里面,不怕羞些。(大家这一笑),让我的演讲除掉开头几句话,其余全吓忘了。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在热闹的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事到如今,只有大胆老脸胡扯一阵。那么今天鄙人要为大家分享那本书了,那就是钱锺书先生写的《围城》。以上诸多引用皆出自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的一次尴尬的演讲,大家要是得我演讲得太尴尬,您算是领悟到了我演讲的精髓!今天,我将继承《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的衣钵,为大家分享那些生活在城里城外的时光,那些该死的,无处释放的尴尬,哦不,应该是幽默。
《围城》这本书中的直接时代背景是民国26年及以后的若干年,钱钟书老先生为各位书友展示了那时中国众多青年的命运,书中方鸿渐等人,拥有较高的学识,却始终游离在战争之外,远离抗日斗争的洪流,而始终沉迷于情场、名利场上的争斗、角逐。书中运用了大量诙谐幽默的语句,看似一本正经的尴尬与讽刺在老先生的笔下妙趣横生。小说的题目“围城”,既是整部小说的主题所在,它暗示着、象征着人生就如同一座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不明就里地想冲进去,城内的人却苦受煎熬地想逃脱出来。
主人公方鸿渐只是一个很普通人,这个人物既正直又热情,既有抱负但又平庸,既有上进心但又四处碰壁。他还在念大学时,便在父亲的坚持下和一个同乡女子订下婚约,虽然他对那女子缺乏认识,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但后即表同意。不幸那少女不久就死去,而她的父亲为了纪念独生爱女,就将作为嫁妆的款项供方鸿渐出洋深造。方鸿渐到了欧洲,不忙着搞些研究学习,四年中学校倒是换了多个,临近回国,发现自己竟无一张文凭傍身,想到“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准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些树叶的功效,可以遮羞包丑,小小的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为了不负家人和岳丈的期望,只能筹划着买了一个假文凭。
方鸿渐确实还有着知识分子的良心,看到自己假博士的头衔被刊在报纸上,听到被人喊他方博士,他会脸红、心跳加速甚至恼怒。经历了几年在外的无所事事,也买了德国根本不存在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便踏上了回国的船只,这里有大量职业尚无着落的青年,赶着在暑假初回到中国,可以从容找事,同船的鲍小姐,苏小姐便在其中。途中方鸿渐和鲍小姐遭受了一段感情故事。也去了一家门面还像样的西餐馆吃饭,话说,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还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鲍小姐毕竟也是学医的人,看到那个盘它又大又圆,看到那个菜却又硬又腥,想是吸虫蠕虫齐聚集,孢菌弧菌一锅端。果然饭后第二天,鲍小姐病了!
回到国的方鸿渐经历了日本飞机的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往后的四个月,历史正如洛高所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方鸿渐在这段时日里又迷迷糊糊地经历了爱情,最终和唐晓芙分手,接着也和自己的岳丈闹翻了脸,最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假情敌同情兄赵辛楣一举推荐到了三闾大学当教授。赵辛楣很擅长用外国话演说,响亮流利的美国话像天心里转滚的雷,擦了油,一滑就是半个上空。不过演讲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求婚是矮着身子,仰面恳请的。他所仰慕的苏小姐不是观众,赵辛楣有本领使不出来。
去了三闾大学,方鸿渐的那块遮羞布逐渐被撕了下来,正如赵辛楣所说,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三闾大学里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大学校长、文化政客高松年;集学者、商人于一身的滑稽可笑,唯利是图,虚伪成性的李梅亭;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陆子萧;外形木讷而内心卑劣的假博士韩学愈;这些人物体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批所谓的学者教授的欺世盗名,蝇营狗苟的丑陋面目,身处在这所大学围城里的方鸿渐,因为卑微与懦弱,使得原本被聘请的教授被降为副教授,使得一心只想嫁人的孙柔嘉,将他牢牢zuan在手里,使得同是德国克莱登大学的校友韩学愈,将自己赶出了学校。
此后后的方鸿渐,慢慢发现,自己在社交场上,与人交往开始变得把话压扁了都挤不进去。社会地位正如五更时的鬼影,或正应了道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真理,再也无法气宇轩昂地行走。
忘不了的新愁与旧愁,吃不完的新店与优惠券。但唯独记不起的是昨天的微生物与免疫,还有那些容易致病的寄生虫。这大概是我自己的围城,也是众多医学生的围城,城里城外,各类知识点的关系,也仅仅达到了点头之交,未曾建立起深刻的友谊。这些知识点,天生就是叫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过各,老死不相往来。
城里的高楼店宇,城外的别墅轰趴,永远疗不了的伤,难以填充的治愈感,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当下青年自己建立的围城,也是时代造就了这些青年的围城,但扪心自问,那些稍事即纵的颓唐心情,那些阻挡在身前身后的围城,是否真正阻挡了我们前进的脚步?答案,我想是否定的。在你们认真上课,认真学习,认真锻炼各种能力时,给自己以及众人,永远留着一个奔跑的背影,或许我们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在那些若有若无的围城里,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态。
时代的建立的围城,一直有些鲜明的时代特色,一百年前的五月,是一个万物复兴,全民苏醒的年代,那时的年轻人也都勇于走出学校,走出暂时可以给予安全的大学城池,为中国主权摇旗呐喊,那时城里军阀隔离,兵戈相向,城外虎视眈眈,弱肉强食。
也许时代带给了中国人太多伤痕和鲜血,但方鸿渐这一些人,他们真正忧愁的却是一些普普通通事,如爱情里面的欲擒故纵,事业中的勾心斗角,还有为了报效恩情买的假文凭,成为家博士后的心虚。他们的快乐与哀愁,都被锁在一座围城里,牢牢地将他们包围着。这也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沧桑和一个时代的悲怆。时间快进到今天,我相信很多人永不服输,如果身旁那座围城只能让自己畏葸不前,那宁可弃之,进而努力建造可以护自己及他人周全的围城你看那些为了城里城外的人艰苦奋斗的医护人员,夜不能寐;你看那些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困在火城里的消防战士,见危授命;你看那些为了加强祖国城池的防线,伫立在边疆的军人,奋不顾身;她们的壮举,赋予了当今和平时代的意义,和平并未永远平安,但有她们的负重前行,让我们这些城里城外感到安全和幸福,岁月静好,就在城里城外悄然发生。
生活中我们应该不困于城,我的拙见是:你觉得“围城”是美好的,你所过的生活,就会朝着美好去走,这是一件主观可控的事。我的分享已接近尾声,或许各位想说,你都没怎么谈论爱情观,。毕竟咋都单身二十多年了,咱也不敢说。但我还是想和大家共同感受那些体现在字里行间的爱情,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朗读一段钱锺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为《围城》这本书做的纪实。
以下为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为《围城》做序的节选:
解放后,我们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小猫初次上树,不敢下来,钟书设法把它救下。小猫下来后,用爪子轻轻地在钟书腕上一搭,表示感谢。他常爱引用西方谚语:“地狱里尽是不知感激的人。”小猫知感,钟书说它有灵性,特别宝贝。猫儿长大了,半夜和别的猫儿打架。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和我们家那猫儿争风打架的情敌之一是紧邻林徽因女士的宝贝猫,她称之她为一家人的“爱的焦点”。我常怕钟书打猫而伤了两家和气,引用他自己的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他笑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一生恩爱,他们的“围城”很美好,钱锺书先生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是一个很憨的人,穿鞋左右脚不分,下个车也能摔掉自己的门牙,就钱锺书先生一直认为自己 资质愚钝,并无太大用处,但他却是中国著名学者、现代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我想,生活中事业和爱情中最美好的样子就如杨绛先生所言,“默存笨手笨脚,做错了事像个孩子般认错”,正所谓是要对生活一见倾心,陷入相濡以沫,终于岁月长情,生活如此般,就足够甜。这里的默存,是钱锺书先生的字。
钱锺书老先生是透露着大智慧的人,生在围城却不囿于围城,众人说他太狂,却不知他是为狂狷。在这里信口开河,不过学得老先生的一分幽默,剩下九分,全凭各位的捧场,我祝愿在场的各位都能够保持豁达,充满热情的人生态度,都能够把控好自己的城堡,未来道路上,必将好风凭借力,送君上青云,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