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南方的童年》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呈现了江西宜春小村庄留守 有演员均为非职业演员,呈现的每一帧都透露出真实二字。
这部电影,让人感动的是每个人物的淳朴。一如《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现代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中,人渐渐抛弃了原有的邻里关系,转而变成了那立的原子化个人,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导致了人们的冷漠,丢失了原有的淳朴特质,在城市里的人,都带着功利主义价值生活着,正因如此,这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主人公易老师的形象才显得弥足珍贵。
易老师就是一位为了让村里的小朋友们接受教育,纵使遭受村里其他人的质疑与嘲讽,始终以德行善,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孩子的传教者。
整部电影围绕易老师办学这条主线,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刀子嘴豆腐心的易师母、向往参加超级女声当明星的李响、在大樟树下苦等父母的坨坨、从小寄居在亲戚家与母亲疏离的秀秀、被歧视的小儿麻痹患者瘦根……
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都拥有直击人内心的力量。
这些生动的形象构建了《遥望南方的童年》中粗粝厚重的乡村故事,而其中所折射的,是中国底层老百姓的真实写照——留守的幼年,迷茫的青年,失意的中年,孤苦的老年。
「南方的这边:何以为家」
电影《何以为家》借助一个男孩的视角,呈现了对抚养、教育、贫穷等社会问题的拷问和批判。而在《遥望南方的童年》中,导演同样聚焦了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亲情缺位等诸多问题的深思。
二者都揭示了一个核心:在落后与贫穷面前,面对爱的流离失所,他们何以为家?
在电影中,无论是孤苦可怜的坨坨,还是母爱缺失的秀秀……以及那些群像属性的孩子们,都勾勒出留守儿童的艰难处境。在本该灿烂的童年时光,他们却陷入“孤独”的巨大深渊中,“留守”让幼小的他们,过早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比如,电影中坨坨作为留守儿童的代表性人物,由于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把他丢给一个邻居瞎老太太。让年仅4岁的他寄人篱下,在无依无靠下早早知事,性格敏感又脆弱。
坨坨父母临走前说,”你在树下等我们啊,过几天我们就回来了。”他将这句话牢牢的记住了。于是坨坨每天坐在大樟树下默默等待,却总也盼不回父母。
当自己被老师冤枉偷吃同桌的牛肉干,坨坨委屈地独自一人,躲在樟树底下,这大概是他唯一可以为自己申辩的方式。
同样作为留守儿童的秀秀,也因父母在外打工被寄居在亲戚家。与坨坨不同的是,秀秀所遭遇“不幸“的是,面对日日思念的母亲,却因陌生而不敢相认。
孤独的坨坨和内向的秀秀,正是当代农村生活中千万留守儿童的缩影。他们用整个童年来守望亲情的回归,却终究在一次次等待中失望。
也许我们会问,这样的孩子,过着怎样一种生活?寄人篱下、亲情缺失、沉默寡言、内心孤僻……这些因父母去南方打工,而不得不形影单只的孩子们,注定成为孤独的成长者。
关于留守儿童的处境,整部电影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粗粝质朴的手笔,将他们真实的生活,如实展现在众人眼前。
「南方的那边:夹缝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遥望南方的童年》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地方——深圳。它存在于村民挣大钱的口中,存在于李响一夜成名的美梦里,存在于秀秀母亲背井离乡的生活里。
这个寄托着底层老百姓致富美梦的南方,成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存在。
这些一路奔波到南方的打工者,为了更好的生存,他们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孩子,抛下年迈父母,毅然决然奔赴南方,寻找生活的希望。
他们找到了么?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电影中秀秀妈妈身上的故事,就是一个深刻的隐喻。秀秀妈妈为了替丈夫还清债务,选择去深圳打工。两年辛苦劳作,好不容易让家里的生活步入正轨,却遭遇丈夫无情的背叛,最终以离婚惨淡收场,选择再度去深圳打工。
电影中让人落泪的一幕是,当秀秀和妈妈再次分别之时,妈妈期待女儿能最后喊一声“妈妈”,而等来的只有秀秀茫然而怯懦的眼神。
秀秀妈妈的故事似乎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真相——这些选择奔赴南方的人,最终也会被自己的家乡抛弃。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时,同时也造就了这样一批失落的人:为了生活,他们既回不来,也过不去,成为时代漩涡中身份缺失的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像秀秀妈妈这样的边缘人,即使为这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却始终只能作为“外地人”,他们是“低廉的人力成本”,无处安放肉身。
南方的这边,是一群被抛弃的留守儿童。南方的那边,是一批被忽略的打工父母。是什么让他们彼此之间出现难以跨越的鸿沟,我想这大概是《遥望南方的童年》给观众留下的思考点。
影片最后,在教育部的协助下,易老师的幼儿园得以重新开启,也预示着这份绵薄的力量,正于深山中升起。
也许,山的外面,遥不可及,但孩子们的未来,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