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争论与庸众的思维

朋友圈里的争论与庸众的思维

晁若愚

微信群方便了大家的交流,但也带来了很多垃圾信息,浪费了不少时间。更为重要的是,群里的交流往往带来的不是理解而是误解。其有用的信息远远大于垃圾信息。这就是“现代科技下的民主网络平台”的毛病。说的好听点,大家不在一个频道,说的直白点,大家不在一个思想水平。大家抛开了面对面的顾虑,又限制于众人的看法之中。看似讨论一个话题,其实各说各的,驴唇不对马嘴。语言粗鄙化,动辄就互骂对方装逼。

这时候,你就没有耐心了,或者情绪开始烦躁。不知道是谁先说了带有情绪的话,或者含有指责评判人身攻击的话,于是大家由争论变成争吵甚至谩骂。

有人说,你看,大家都说你不对你有问题,而且你确实和很多人争论过,你没有反思过吗?你确实反思过。你想,大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岂不闻有庸众一说。又说,你现在混的不好,难道不应该反思吗?你想,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不被见用,最后困于陈蔡,差点饿死。是不是孔子也有问题呢?确实孔子这个理想主义者在庸俗的现实主义者面前,确实是有问题的。他的问题就是太坚持自我太不会与世俗混同。就像后来渔夫眼里的屈原。

我想,当你真正把书读进去了,那些庸俗的见识你就看不惯了,你就来气了,有时候是你出言不逊,这是你的不对,你还年轻,要好好修炼。有时候是对方出言不逊,你忍不住气愤,要和人家对骂。什么庸俗浅薄鼠目寸光之类的词都出来了。你想想,还是不要动气,动气了,要平静下来需要一段时间。何必和这些小人动气呢?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底之蛙不可谈天。他们骂你,你不理就是了。你一骂战,就和这些人一个水平了。也让看客们有热闹看了。让那些不明白的人怎么看你呢?觉得你这人太无礼太狂放,确实有问题。

鲁迅说,造化常常为庸人所设计。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还是庸人多,明白人少。明白人有才华思想,却往往得不到庸人的理解,明白人也往往清高,不愿意去和庸人拉关系。明白人就是读书人君子,看重的是真理道。大多数人是庸众小人糊涂蛋,看重的是报团取暖人多势众形势名利。

我的老师徐晋如在《民主驳议》里指出,在庸俗的讲求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环境里,要是搞民主选举,选出来的往往不是什么真正的好货色。看看我们社会最受庸众欢迎的流行明星是什么样子,就知道了!

读书人,往往身上有一种精英意识。在古代,这叫做名士派头,名士往往不愿意和庸俗参合在一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朋友圈里的争论与庸众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