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中取静

闹市中的房子是最能感受生活气息的。

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工地建设声、店面劣质喇叭广播声、LED宣传声扑面而来,声声刺耳。

有时候闲着,就会站在楼上往下看。

猜测那个推着糯米饭团车的中年女人,或是拼命比音响分贝的金店老板,又或是一个个黄色帽子下的工人的背后故事…

01.

远处,两位戴着黄帽子的工人边吵边向这边走来。

太远,听不清他们在吵什么。只见跟在后面那位年长些的工人很气愤,前面这位稍显年轻的高个工人,脚步轻快,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音量也不小。

这时,又过来一位矮胖工人,看样子是这里的管理者,问:怎么了?(纯属猜测)

高个工人有礼貌的上前与他叽里呱啦说了一通话。突然,年长些的工人迅速摘下黄色帽子,气汹汹地径自往前走,然后,转头丢下一句,“我回家了,不干了!”他叫的很响,以至于让我这个站在三楼的旁观者也听得一清二楚。

我很好奇,是什么事情让他这么干脆放弃这份能贴补家用的工作?

不论如何,从他的岁数来看,要再找一份其他工作似乎也不太容易。

不过,且不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就年长工人的这份洒脱,瞬间打动了我。

外人看来,我们有一份体面的固定工作,可我们是绝不敢轻易说“我不干了“这句话的。哪怕受了多大委屈,你不说,也不去说,更别提这么洒脱。

是因为这份收入,还是体面,又或是勇气?是,也许都不是。

这就似《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来。

城里的人练就了一份隐忍,渐渐失去了一份洒脱;城外的人多了一份洒脱,渐渐失去了一份隐忍。这很难说,哪个好,或哪个不好!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曾说,“人生就像橘子,有的橘子大而酸,有的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而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

的确,很多时候,人总会羡慕他人风光的一面,而忘了去体悟其实每一个风光的背后一定是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的。

02.

能在闹中取静的人一定是善于独处的。独处是一种宝贵的能力。

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母亲和村里的女人们在溪边边洗衣服边聊天,无聊的孩子就会在溪边随手折一根树枝,或坐在溪边的鹅卵石上拍打溪水,或在泥沙里戳戳画画,又或在溪边野地里瞎晃,也或者把这根该死的树枝扔的老远,然后,再跑去把它找回来……

没有人管这个孩子,陪伴孩子的只有这片沉默的溪边野地。那时候,也说不上来,喜欢或不喜欢,反正一呆就是大半天,听着潺潺溪水声,和嗡嗡作响的空气流动声。

一个人在野地呆着,你不能安排一条溪、一棵树、一丛草和一块石头,更没有人把你当成太阳一样围着你转。

我见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友人约他去聚会,他就开开心心的出去赴约。没人约,他也高高兴兴的一个人呆着,并没有觉得空虚孤独无聊。来来去去的人和事,就如野地里的草木枯荣一样……

03.

多年前,我曾参加过某些“身心灵”的课,授课老师穿着白白的裙子、蓬松的头发,大家一起“不语”,见面不说话,用心灵交流……

现在想来那画面依然很美,只是那时的修行也只在瞬间。

那么,最好的修行应该在哪呢?我认为,不一定要大海边、小树林,也不一定要焚香沐浴。

冯唐说,在每一个不舒服的时候,跳出自我,把自己的肉身和灵魂当成另一个他人。观察一下,“这个人怎么了?他为什么这么不舒服?”等等。让身心灵,在现实中修行,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难受。

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就是此理。

04.

大学毕业时,我误打误撞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并非我愿。刚入职时,幼儿园那热闹噪杂的声音曾让我一度失眠。

然,如今的我,却喜欢沉浸在孩子们明亮的欢声笑语中,享受心里那份充满阳光的宁静。

如此可见,闹或静,也是心态所惑。

你若静,闹则静,静也静。

你若闹,静也闹,闹更闹。

汪曾祺就是一个闹中取静的人。他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曾作《无事此静坐》,附上。

世界是喧闹的,

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

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静思往事,如在目底。

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

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

如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一挥。


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

但有时也不免浮躁,

最近就有点儿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

我希望政通人和,

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

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闹中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