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属于我,真实还是虚妄?《局外人》的思考

一个人如果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为母亲哭泣,那么他是有罪的,这个结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局外人》里。

默尔索的母亲在养老院去世了,默尔索没有哭。默尔索无意杀了尾随他们到海滩的一个人。

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在默尔索被审判杀人案件时,联系在了一起。

因为他没有在母亲去世后的哭泣表现,推断他冷漠无情,没有灵魂,所以默尔索是反社会的人,被判死刑。这是《局外人》里的情节。


《局外人》的作者,阿尔贝.加缪,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时法国最年轻的诺奖得主。他不仅是哲学家、文学理论家,还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代表作家。《局外人》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还有《鼠疫》、剧本《卡里古拉》、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神话》。但加缪在1960年因车祸离世,令人惋惜。

加缪的经历,对他的作品有很大影响,父亲在他很小时就过世,与妈妈、严厉的外祖母和残疾的舅舅一起生活。生活贫乏,但他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因为他拥有相伴的星空,大海与阳光。

他说:我生于贫困,但在幸福的天空下,在大自然中我一直感到一份融洽,而绝非第一,我的生命因此并非始于痛苦,而是始于圆满。

一场差点致死的肺病;与第一任妻子迅速失败的婚姻;在阿尔及利亚从事记者的经历;求学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罗、萨特的阅读,这些都使他在文学和哲学层面上思考生命的残酷和荒诞。

而加缪创作的《局外人》,除了文学性,还包含了他的哲学上的思考,自1942年出版后便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成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坛的文学经典。

主人公默尔索,对社会规则和规范都无动于衷,似乎只是一名看客,与人群和社会格格不入,到底默尔索是社会的局外之人,还是社会对默尔索而言是局外人。作者是怎样通过默尔索来表现这个荒谬的世界。

一 社会的规则

社会和群体的意志是高于个人,如果个体没有遵守社会默认的规则,那么你是不被群体接受的。因为这样一条不可言说的默认规则,默尔索被社会群体排斥。

因此在法庭上,检查官竭力证明默尔索是一个冷漠残酷的人,从默尔索没有为母亲去世而哀痛的角度,强调他没有情感,没有灵魂,没有人性,在检查官的口中,默尔索是精神上杀死了母亲。

默尔索无意杀人的罪过,比不上母亲去世没有哭泣的罪过。

如果不能遵从社会的规则,社会会用整个的力量,将你摧毁,如果个人的情绪,个人的感受都必须遵从世俗社会的眼光与规则,那么真正的个体存在在哪里,我还是不是我?

二 默尔索的视角

01 默尔索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他是一个观察者,与现存的世界之间仿佛隔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罩,融入不了普通人群。

每当他觉得这荒谬的世界无法接受时,就会思绪神游,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即使身处被审判的法庭之上。

因为他们一天又一天、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谈论我的灵魂,我产生了一种印象,仿佛一切都变成了一摊没有颜色的水,看得我头晕眼花。最后,我只记得,正当我的律师要继续发言时,一个卖冰淇淋的小贩吹响了喇叭。我的律师说了什么,我只听见一点点

02 默尔索一直对世界保持怀疑,保有隔阂,怀疑这一切都是虚妄的,所以他更关注于当下,更关注当下真实的感受。

他经常关注那些无人注意的细节,关注无人留意的周围,似乎这样就能证实这一切的真实。

比如人们的衣着,表情和动作,天空变幻,太阳光线的变化,这些细节在书中随处可见。

他那因为不安和痛苦而流下脸颊的大滴泪水,但是因为皱纹的关系,泪水竟然流不动,他们铺展开来,又重新凝聚起来,在这张被摧毁的脸上形成一层水膜。还有教堂和路边的村民,撒在妈妈棺材上的血红色土……还有人群、说话声、村庄,马达轰鸣声。

天有点暗了,屋顶上空天空一片绯红,黄昏将近,街道上也热闹起来。这时路灯一下子亮了,夜空中最早出现的星星一下失了色……

也许正因为他对世界的看法,所以对于一切都是可有可无的经常说“什么都可以”

对生和死的怀疑,所以母亲去世,他没有像别人表现的那么伤心;对于自己的庭审也放弃,对情感也不主动,亲情友情爱情都被动接受;

03 默尔索从不避讳自己的真实感受,忠于自己的内心想法。

所以检查官询问他是否为母亲偷偷流泪,如果回答是,会为自己争取到有利局势,他否定;在调查官办公室中,被问道是否悲痛,可以向上帝忏悔,请求谅解,他还是否定,这为检查官对他的审判埋下一个不好的伏笔。

面对真实,在乎真实,这是他的勇敢,从不撒谎,但他也是消极的,无法突破社会的壁垒,于是他经常说“什么都可以”。他以这样消极的方式来应对这个社会,对抗内心的不真实

尤其每次与人群格格不入时,他会逃避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用游离于周围的态度,用超脱于周围的念头面对世界,然后观察细节,体会肉体的感受,确认自己的真实存在。

默尔索是孤独的,他是社会的局外人,还是社会于他是局外人?恐怕两者皆是吧,社会排斥默尔索,默尔索也拒绝社会。

三 默尔索内心的苏醒

要被行刑的前一天,神父来探望默尔索,希望默尔索最后能够“醒悟”,信仰上帝,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默尔索仍然拒绝。

默尔索最后大吼的那大段话,是他的思考与思辨,这个荒诞世界的意义是什么,生与死,现在与未来,是他与自己深处的对话,最终确信世界,确信了自己的真实。

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我不是不知道,三十岁死或者七十岁死,并没有什么区别。他甚至连自己是不是活着都不能确定,因为他活着就如同死了一样;而我,我看起来是两手空空,但我对自己是确信的,我对一切都是确信的,对我自己的生命和这即将到来的死亡都是确信的。

在我所度过的整个荒诞的人生中,从我未来的深处,一股昏暗的气息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向我扑来,这股气息一路袭来,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岁月并不比我已经度过的岁月更真实。

默尔索终于和世界,和自己和解,与世界产生了联接,理解生命的来去,真正感受到世界和自己,哪怕只有一天的生命,“我”依然向这个世界温柔的冷漠敞开了胸怀,感受到曾经和现在的幸福。

这本《局外人》,是加缪荒诞系列的核心作品,如果继续再读《鼠疫》和《西西弗斯神话》,更能体会加缪的存在主义荒诞哲学,体会他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思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否属于我,真实还是虚妄?《局外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