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不确定性成为确定的时代,学习不只是发展之需,而是生存之需。
每月读透一本书。拒绝浮躁与走马观花。自律。反省。实践。
刘江波 2021年2月
第六章 决策如何有效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而非个人决策,集体负责。
1、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决策是为了能够执行,而不是追求正确性;决策正确性指的是决策得到执行并且有结果。
决策本身就是选择,但是如果我们把决策落地执行的话,就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做选择。
如果要获得决策结果,就必须保证执行决策的人从步骤1就开始参与决策,也许他们没有决策的选择权,但是必须参与决策的全过程。 我们绝大多数人犯错的地方,就是做出决策选择的是一组人,执行决策的是另外一组人,因此决策就无法获得实施。
2、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
决策分为两大类:日常决策与重大决策。
管理决策困难的地方,是既要面对人,也要面对事。所以管理者既要具备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也要具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管理决策的时候,不能简单依据数据或者经验来判断;对于重大决策,必须考量诸多的条件和因素后再做决策,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理性决策的过程。
理性决策的六个步骤:
步骤1:识别问题
识别问题的时候,要真实地考虑自己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不能完全借助于现实的情况做分析,必须识别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也不能完全依据理想来做分析,那同样是无法区别问题而导致决策非理性。
步骤2:确定标准
确定什么因素与决策相关,这些因素是否可以观察,是否具体,是否可以测量。
步骤3:分配权重
通过明确步骤2所述标准的重要性,恰当考虑他们的优先权,可以使我们更能够解决关键问题,把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地方。
步骤4:拟定方案
列出能成功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无需评价,仅需列出即可,越多越好。
步骤5:分析方案
分析方案要注意两点:第一,分析方案应该着重于建议,而不是人,不是谁官大就听谁的;第二,需要分析社会愿望因素——取悦上司还是同事,如果这个方案是需要所有人去执行的话,取悦同事的方案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如果这个方案是要上司批准的话,那么取悦上司的方案比较容易通过。
步骤6:选择方案
如何选择方案就是决策本身,我们需要界定一下一些问题:这个方案是最好的吗?选择这个方案是妥协的结果吗?这个方案可以让所有参与决策的人满意吗?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是否受到权力的影响?
再之后,是决策后的执行阶段:
步骤7:执行方案
执行决策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这两个问题:接受程度、资源限制。
步骤8:评价方案
评价决策的效果有很多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过程,检验效果,改善推进。
3、集体决策
组织常犯一个特别需要纠正的错误:决策是一个人确定,但是要集体来讨论,来承担,而且常常借助于集体的力量来体现个人的意志。
集体决策是风险相对小的决策
选择集体决策,是因为这是集合群体的智慧,相互碰撞和选择迁就的结果,是一个风险相对小的决策。
因此集体决策就有它的局限性:集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集体决策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做到集体决策有效,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相对少的人数并能够信任;
2)决策成员间互补的技能;
技能主要指以下三类:技术性或职能性的技能、解决问题和做决策的技能、人际关系的技能。要注意的是成员们往往过多依赖人际关系技能,而忽略了技术性技能或者解决问题的技能。
3)共同的责任感基础上的具体目标和共同的工作方法。
重大决策一定要理性决策,一是因为重大决策需要控制风险,而是理性决策的主要方式就是集体决策。
集体决策是企业发展阶段的需要。
影响集体决策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参与群体决策的人数不要太多,5~8人最好,太多人很难形成一个共识的决策。
第二,每一个参与的人必须全程投入,认真负责。
第三,群体成员的背景一定要不一致,如年龄、专业等,更重要的是责任要分开。
第四,要避免一些虚假的响应,压制意见,因人废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等。
第五,要充分地让所有人表达意见。不批评,不评价,不打断,尽可能地发散。进行脑力激荡,每一个人都要大声地表达,尽量说服别人,而不是命令别人。
第六,不要在意流程而要在意责任。
4、个人负责
责任的概念永远是个人的概念,没有集体责任这样一个概念。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没有个人的责任也就没有绩效可言。
为什么个人决策有局限性?我们常常陷入四个“人际错觉”之中:
第一个事首因效应。在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第一印象决定彼此的判断,这就叫首因效应。
第二个是晕轮效应。就是以面概点,指人们会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蒙蔽,而且依据这个蒙蔽的现象去判断。
第三个是新近效应。在做决策的时候,最新最近发生的事情,会起决定作用。
第四个是角色固着。对于一些人来说,职业的角色、身份的角色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不易察觉的偏好
人总会有一些不容易察觉的偏好。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管怎样要求决策者理性,我们首先要承认,我们是用自己的标准和概念来做出判断的 。
【对照检查,今日感悟】
通过决策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收获:
第一,决策需要科学的步骤,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识别问题-确定问题-分配权重-拟定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之后才是执行方案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执行决策的人从一开始就要参与决策,从步骤一识别问题开始。而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做决策的是一组人,执行决策的是另一组人,导致决策执行过程中问题重重。
第二,很多组织在决策中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决策由一个人确定(往往是董事长或者CEO),然后集体讨论,集体承担责任,借助集体的力量来体现个人意志。这样做出的决策往往无效(无法执行),因为决策有效要满足三个条件:1、相对少的人数(5–8人)并能够信任:他们之间能够高频无障碍交流,能够互相尊重,能够相互配合。2、在技术性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三方面互补的技能。3、共同责任感基础上的具体目标和共同的工作方法。
第三,集体决策后个人负责。责任的概念永远是个人的概念,没有集体责任这一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意识,就无人承担经营的后果,风险就会无人控制,管理就会无效。
第四,每个人都有“不易察觉的偏好”,在做决策的时候,虽然要求理性决策,但我们是用自己的标准和概念来做出判断的。要避免个人偏好对理性决策的影响,唯有在决策过程要让参与者全程参与、充分表达、真诚地表达意见,而且最好参与者的背景和角色多样化。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