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有哪三候?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纳凉的?一个比一个惬意!

大暑,是一年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气温高雨水多,枯草容易腐烂,到了夜晚,经常看到萤火虫在腐草上飞来飞去觅食。这时候土壤也很潮湿、温度高,适宜水稻之类的农作物生长。在这样潮湿高热的气候下,天空随时随地就可能降下大雨。

从天气特征、动物活动、植物习性三个方面,将大暑节气的特点非常精练地总结出来,出现这些特征的时候,意味着这个节气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古人把暑分小暑、大暑,分别代表着炎热程度的不同。大暑为大热,意指天气到了最热的时候了。

对于古人来说,没有电扇,又没有空调,炎炎夏日,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呢?我们一起从诗词中找到答案!

《大暑》——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把大暑炎热的感觉描绘得淋漓尽致。

意思是,炎热的夏天什么时候过去啊,热得连一点清风都没有。这么热的天,看书看得要枕着书籍睡着了,瓜果成熟,渐渐压弯了枝头,好像也没精打采的。远处的寺院静静的矗立,深深的茅屋或许能带来一点清凉之意。然而这么炎热的夏天,令人提不起一点精神,用珍惜光阴的古训来激励自己也不行啊。

《消暑》——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在柳树下乘凉消暑,抬眼看到树枝向西伸出,柳叶却飘向东边,这样的情景不是画的柳,风本无形,其实是借着柳枝来让人感受到风的存在。

《晚夏》——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炎炎夏日,人们不喜欢待在房屋下。从房中来到花丛间,席地而坐,欣赏水中莲荷,荷叶翠绿,莲花娇艳。在这里避暑,又有杯中的美酒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让人十分舒心安逸。整首诗给人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夏日虽热,却能自己寻找那夏日的清凉与乐趣。

关于大暑和诗词,大家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暑有哪三候?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纳凉的?一个比一个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