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练。
在进入课程微信群前期,偶尔会发一些自己的画,引起了注意,其实希望大家一起每天做练习,而不是每天只有我一个人或个别两三个人晒自己的画。后来因为正课群原则上不灌水,所以经过大家一致商议,我成立了聊天群,并且同时发动了团练活动,都是自愿参加的。。
这种学员私建的聊天群首先要处理好与原群主或是课程负责人的关系,我们特邀请了两位负责人也加进来一起聊,他们也欣然前来,我觉得聊天小群整个过程中在这方面的尺度都是把握得挺好的。
团练的内容刚开始会发动大家一起找素材,后来改成了自已决定画什么都可以,只要当天有画画发来分享就算是团练作业。
最终进群的人有上百人,每天团练的人最多时只有十个左右吧。不过群里已经有了学习氛围,认真做团练的人每天都有,我自己也不是天天都交作业。不过这样就挺好了。。团练在正课开始那天结束。
但是在持续了二十多天的团练里,可以明显的看到有些同学的进步,只要是天天练的,进步都有。。可惜能天天练习的人太少了。
管理微信群挺累的,每天要操心,要爬楼总结作业,有时候还忘了,过了截止时间。
二,学习笔记。
在公开课的后期我主动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笔记,并且发起了晒笔记活动,在这之前应该没有其他同学记过笔记,发起活动后有好几个同学开始打印或手写笔记,也挺壮观的。不过一百多人的群里也就十几个活跃的吧。
群里的笔记大部分也是打印的课件,有一些加有自己的注解,还有一些表示要加上自己的想法。。我的笔记只选择了一部分基础知识打印,其它测评数据,测评卡和色卡都保存了电子档。笔记里只少量标注了英文释意。
晒笔记活动那天有图片,有视频的,都蛮厉害呢,有一位同学甚至每节课打一本,六节课六本课本。。看来大家的能力是需要有点激发力的。
下面总结一下学习笔记的收获:
1,打印版。
大部分同学看了我的打印笔记后都去做了打印,有的是自己打的,有的是在外面打印店里打的,他们大部分打了全部课件,所以有把墨都打完的,有花了好百十块打印的。。
我只是有选择性的打了一小部分基础知识,和一些测评架构,其它的想对照着电子版来看。因为我认为很多画材其实我可能都用不上,现在看了多遍课程后都有了大概的了解,以后如果想再具体了解哪一种画材,可以再回看,或对照着电子版测评卡看。。所以我认为把所有品牌的测评都打印下来没有必要。
我的笔记有相当一部分是绘课里的海报和主讲老师的画,因为我喜欢这些画面。
2,手写笔记。
大体上也都是按课程的课件记录的。
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笔记是将大部分要点总结成了表格数据,这样看起来特别清晰明白。
还有一位同学的笔记是将同类型的知识点打印成单块,然后再叠落的把上边缘贴在一起,这样也很明晰,查看的时候更清楚,而且省地方。
我之所以不采用手写,一是觉得字不好看,二是太费时间和精力,三是回看的时候可能没有打印的清楚。可以在打印的基础上再加注解。
三,学员的情况。
群里大部分同学是不活跃的,活跃中有一小部分稍微引导和激发一下就能迸发出小宇宙,令人惊喜。还有一小部分属于愿意踏实学习虚心求教的。
还有一小部分是什么都不愿意自己付出去看去学去钻研,这部分人就算是公开课讲的再详细,课件展示的再全面,他们还是伸手党,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开只是进群张口就问。。甚至还有人开口要我制作好的笔记文件,她好拿去直接打印了事。可是这样又有什么学习的意义呢,无非是多了一个从来不会看的课本而已。
而大部分同学没有例外的像所有新学画画的一样,反复纠缠在画材选购和囤积上,就算是给出过来人的建议也没用,这种怪圈的确需要自己经历以后才能走出来。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很多人都有各自的能力。比如说我们的漂流本活动,就有一位学员主动承担起管理任务,她本身也有清晰的管理能力。
在正课开课前后才有很多人加进来,没有任何准备和预热。
学员现在一百多号人,没发现有男生。。。
四,未来小计划。
1,继续用心做笔记。
今年突然迷上了做各种笔记,读书笔记,学习笔记,作品自我评议笔记。。除了效率和结果之外,设计排版打印笔记本身也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我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和心思在制作笔记上。看着学习内容的提炼,自己的画以及自己的文字,在自己的设计制作之下打印成册,感觉特别好,这点让我更喜欢和享受,更有一种快乐感。
2,林的文字。
研究绘课林老师的理念文字,做总结感想笔记。。这个是我好久以来就想去做的事了,林老师的画和思想还有她的状态都对我的影响很大,与其说被她影响,不如说她活出了我想要的样子。否则对方再优秀,自己也不会为之动容。
3,随时记录。
一些小想法,甚至只是一句话。。尤其是有些小事,但又是必需要去做的小事,这些小事都是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容易转瞬即逝,一定要做并且将来会通过一点点累加而变成属于自己的系统性的事物。。终于知道绘课老师随时拿小本本在记录什么了,那么多闪烁的小流星,一定不能放过啊,它们都是属于自己的小火花。
辛巴。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