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山家清供》7——寒具,争论千年也无定论的食物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苏东坡在徐州任职时,曾吃到一种油炸的面点,叫馓子,特别喜爱,就作了一首《寒具》诗来纪念。

馓子,现在也有,是一种油炸食品,炸成后较嫩黄略深的颜色和一圈圈似手钏连在一起的“缠臂金”的形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其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香脆可口。好多地方都有,比较出名的比如有前面提到的徐州馓子,以蝴蝶形状为名,味道咸淡,还有济宁馓子,滕州馓子,淮安茶馓等等。

那寒具又是什么呢?就是北方常见的馓子吗? 现在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寒具,又叫饼。冬春季节可贮存几个月,到寒食禁烟时当干粮用,所以名叫寒具。据传,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寒食节禁火,所以百姓发明了这种食物用以代餐,因此称寒具。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面点。寒食节本是因农历三月乃火灾最多的时候,为防火灾,寒食禁火。

但民间对寒食禁火,则多以为是因纪念介子推之故。介子推为晋文公重耳的心腹,晋文公在政治避难时,介子推一直跟随,并割股制羹献上,使晋文公免受饥饿之苦。后晋文公掌权了,却未封赏介子推。介子推也就隐姓埋名于山林。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北,放火烧山,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烧死。晋文公为此很伤心,于是下令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楚辞.招魂》里说:“粔籹蜜饵,有餦餭些。朱熹对此有过注解说:“粔籹,环饼也,吴谓之膏环,亦谓之寒具。在清朝官方出版的《渊鉴类函.食物部.粔籹》:“粔籹,蜜和米面煎之,作之冬春,成者可留数月,寒具禁烟时用也。”种种似乎表明,寒具就是苏东坡诗中所说的馓子,不过,这其实从唐朝以后,一直存在争议,也是中国古代饮食史的一段公案了。

关于寒具,历史上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东晋时有一个将军叫桓玄,他平日里喜欢陈设书画欣赏,有一次一个客人吃过寒具后没有洗手就去拿书,不小心就把书弄脏了,自此以后,桓玄就再也不供应客人寒具了。

后来“桓玄寒具油”还成为了一个专指名词,值得就是各类字画上因观赏的人多而留下的污迹。后世之人多引用其来调侃,比如苏轼的“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陆游有“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钗评”等等。从这个典故里看,寒具无论是不是馓子,它至少是油炸过的,可能还带点甜味。

另一个说法就是猜测寒具应该指的是古代七夕节吃的酥蜜食,比如唐朝的杜甫就有诗云“粔籹作人情”。另外,北魏的《齐民要术》里又说它的名字为环饼,“粉和面牵索捻成,象环钏形。皆须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这样看可能是寒具也有可能是其他种类的面点。搞不好还是麻花呢!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我可没考证过。

在山家清供里,林洪也做了一番推论,他根据《楚辞》里的那句话,即“粔籹蜜饵,有餦餭些”,推测这里应该提到的是三种食物,粔籹是干的蜜面,十月开炉,即烧饼,蜜饵是蜜面稍微湿润,是七夕的蜜食,餦餭是寒食节的寒具,所以寒具就叫餦餭。

福建一带的人有一种食物叫煎餔,用糯米粉和面,然后油煎,最后浇上糖来吃,吃过后不洗手拿其他东西就会玷污了物品,并且可以存放一个多月,适合在不起烟火的寒食节备用。其先祖林和靖先生在《山中寒食》中也说过:“有客初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先祖饱览群书,学识渊博,那这就应该是寒具无疑了,当然这是林洪的一家之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从古至今,能取得大家一致同意的就是,寒具,这种非常古老的食物,是一道油炸面点,里面会加以蜜糖之类的调味,或许它的历史更久远,说不定是中国油炸面点的老祖也不一定。但无论如何,一道简简单单的面点,能历经几千年,演变到现在千变万化的各种油炸面点,历朝历代有这么多的诗人为它作诗作赋,饱学之士为他进行各种考证,不得不说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魅力和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趣谈《山家清供》7——寒具,争论千年也无定论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