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多少都会有些诧异,钱梦龙乃何许人也?你问我,说实话我也不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特级语文老师,虽说是著名的人物,但是于我来说,他的详细情况真的不甚了然,既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氏,也不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只是在某个地方看到他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读书可以医愚”的故事,对我都有很多启发,故拿来转述,以资借鉴。
钱梦龙曾经自谦地对他的学生讲,自己的智商一般。但是能够有现在的成就,可以断定,即使不太聪明,大概也算不得太笨。但是钱先生告诉他的学生,自己小时候却实在笨的出奇,一般的笨孩子读书都还能死记硬背,而他连死记硬背都不会。一篇不长的课文,别的孩子最多读个十几遍也就背过了,而钱梦龙无论如何苦读,却硬是背不过。这样的智力,考试成绩自然就会不妙了。据钱梦龙自己讲,他无法记得成绩单上究竟挂了多少个“红灯”,但是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累计留级四次的“辉煌记录”,他自己却是记得清清楚楚。就连自己的小学老师都说他“聪明面孔笨肚肠”。而钱先生自己也认定自己是个笨小孩。
但是,钱梦龙在初中二年级有蹲了一次班之后,情况却有了戏剧化的转机。在第二个“初二”,他的学习成绩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前后反差之大,让周围的同学、老师甚至家长都大吃一惊,连他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或许是真的开了窍,各科成绩都上去了,到他初中毕业的时候,成绩尤其突出,就是班上那几个学习“尖子生”也不能在语文学习上与他“一争高下”。那些知道他“蹲班记录”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聪明面孔笨肚肠”的钱梦龙究竟吃什么灵丹妙药,怎么一下子就变聪明了?
其实,这种巨变背后的故事,只有钱梦龙自己清楚。
原来,从钱梦龙升入初中之后,忽然对课外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最初读到课外书是《唐诗三百首》,尽管当时读得一知半解,但是诗句中那些花红柳绿的字眼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因为喜欢,所以更加用心地去钻研体味。为了排除读书过程中的障碍,钱梦龙特意请求父亲给他买了一部《辞源》,就是这个无声的老师帮助小钱梦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字、典故。
后来,钱梦龙又得到了一部《诗韵合璧》,据他自己说是无师自通地弄懂了诗韵和平仄,还能按照诗的平仄声调来诵读,竟也慢慢地品出了一点诗味。随着读的诗越来越多,钱梦龙慢慢地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凡是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并且通过自己思考理解了的东西,是很容易记住的。就这样他坚持每天背几首,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下来了。
随着阅读兴趣的不断提高,钱梦龙的阅读面也在不断地扩展:有唐诗而宋词。他最早读到的词选是《白香词谱》;之后开始读词话、诗话,对袁枚的《随园诗话》尤其喜爱;后来阅读面有扩展到《古文观止》,还阅读当代作家的诗文和翻译作品。包括鲁迅的杂文和小说,林琴南文言版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大卫•科波菲尔》等,这些书都曾让钱梦龙爱不释手。
钱梦龙读书的姿态类似于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尽管他自己都觉得这种读书的态度不太可取,但是因为自己心有所好,读得多了,有时候就能够做到一通百通,触类旁通,时不时地倒也可以领略到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乐趣。
书读的多了,慢慢地就有了写作的冲动。钱梦龙先是学着写旧体诗,无师自通地懂了平仄之后,就专门写律绝。随着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大,写作的种类也就跟着多了起来,新诗、散文、杂感,乃至短篇小说都写过。由于发表欲望的驱动,钱梦龙还和其它志趣相投的同学和办过壁报。
因为在壁报上投入的精力过多,直接造成钱梦龙在学习上的严重偏科,这也是他初中那次留级的最主要的原因。此时钱梦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痛下决心结束自己不光彩的“留级史”,在继续适度保持浓厚的读写兴趣的同时,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关注其他各科的学习。
各科平行发展的学习经历,让钱梦龙突然发现,自己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随着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之前从来都视为畏途的数理学科,现在学起来也不觉得有多困难了。在这个过程中,他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课前先重疾预习教材,自求理解,课堂听课时,随时把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对照、比较;无论结果是否相同,都要问过“为什么”,细心体会。这样,课堂上单调的听讲就变成了一种全方位的思考,即把知识学活了,又学得轻松有趣,而成绩却是大幅度提高了。
后来初中毕业,钱梦龙因为各科成绩优秀,获得了免试直升本校高职的资格,但非常遗憾的是,他因为自己家庭的原因,没有继续读高中。之后钱梦龙先后出任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员,由于语文教学成绩特别优秀,后来被评为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先后出版过两本关于语文教学的专著,很发表了很多文章。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就,钱梦龙将其归因于一点;初中阶段就开始起步的广泛阅读,不但丰富了知识,而且使自己本来糟糕透顶的智力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钱梦龙先生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将自己的故事讲给他的学生们听,激励他们克服一切障碍努力学习成才。每次在故事的结尾,他总是这样对学生们说:“读书,正是治好我“愚病”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