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情感的困扰,放下那个应该放下的人

情感细腻敏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

有时也挺烦恼的,明知道不应该再去想,但越这样越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容易触景生情。

但是不是真的就做不到放下执念?也不是。

你想了解真正放下一个人是怎样的感受,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放下。

有一句流行的话:你说你放下了他,你见一面试试。一见面就会心软,一拥抱就会沦陷,哪怕多看一眼,就想重新拥有。这肯定不是放下。

有人说放下就是删除拉黑,从此不再见不再贱。这行为背后的心理还是把万事藏于心的最底层,默默的爱着也深深的怨着。这也不是放下。

还有人说放下就是找一个人代替,填补你的时间和空虚。但你总会不自觉地把现任和前任比较,心想要是他就好了,新欢地出现只是为了弥补他带来的缺憾。这也不是放下。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放下呢?

我觉得,放下就是你不再为它所扰。

他在或不在,你的情绪都不会起任何波澜,就当他是个熟悉的人而已。没有了期待也就没有了失望,没有了失望也就没有了心伤。也许你们还会相遇,还会有所交集,但都云淡风轻,随遇而安。我还是那个我,他却已不再是我心里的那个他了。

我曾经很爱很爱一个人,整整暗恋了他5年,5年来,我一直幻想他是我的最佳伴侣。最后我鼓起勇气靠近他,但是靠近他后,我发现他爱我永不及我爱他多。这场恋爱,只有我一个人的感动。我也曾生气的删除拉黑,也曾撒娇争吵,但只能换来一时的和好,但永远无法如初。我终于变成了那个我不喜欢的样子。

如果一场感情耗费了你的能量,不能让你变成更好的人,那就应该放下。

但是放下谈何容易!

一开始,我尝试着微信删除他,但是总是忍不住去偷看朋友圈有没有新朋友的通过验证请求。每次打开看到不是他,心里真的有些失望,骂自己:你放不下他的时候,想想他是怎么放下你的。笨蛋!但是,突然有一天,收到他发来的信息,我又好像原谅了一切,乖乖的加了回去。

这样无数次的反复,我的心越来越乱。

心理学里有个白熊现象:白熊效应又称白象效应、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正如失眠的人总被告知“睡前不要胡思乱想”,对于伤心的回忆,我们也总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事实往往与之相反。越是不要做、不要记得的事情,却往往越会做,越会回想。

我发现当我有意识地想要停止转移自己对他思念的注意力时,无意识过程却仍然在寻找他在我心中留下的一切痕迹。相同的街道,亲密的情侣,甚至一句话,任何看起来似乎相似的事物都会激发我的思维不断地重复对他的记忆,因此我又陷入循环思考我拼命想要忘记的那个怪圈。

我开始接受自己爱过他的事实,更接受他不爱我和不值得我爱的事实。我把对这份感情的失望和伤害理解成了成长中的领悟和礼物。

如果你一直想着自己为什么会爱上他,而他为什么会不爱你,那么心有不甘的你始终无法走出去。

你会一次次幻想如果自己改变了是否他就会多爱你一点。

但事实是并没有,感情是唯一一个不是靠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你永远想象不到一个不爱你的人到底有多不爱你,他知道你的需求,他也懂得如何去付出,只是那个人不是你。

认清这个事实,你应该庆幸,而不是懊悔。

因为真心付出出自你的爱,你没有错。

感谢上天让你有机会看清一个人,如果他利用你的爱继续欺骗你,享受你的付出,你岂不是更惨?

我不再埋怨自己为什么会遇到他,所有人的遇见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这是恩赐不是劫。他是来教会你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让你懂得珍惜什么,舍弃什么。

我不再控制自己不要想他的念头,他的存在不会因为我想或不想而改变。我要做的是认识自我,关心自我,提醒自己真正重要和要做的事。

我何不把他赠予我这份对情感的感悟作为一个礼物,我可以把它变成我创作的灵感,心理治疗的案例。我依然可以快乐,我的世界因为我的视角改变,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他依然安静的躺在我的朋友圈,偶尔给我的文章点个赞。即使收到他的节日祝福,我也礼貌的回个笑脸。不冷不热,恰到好处。

这就是我的故事,也是我对你的回答。真正放下一个人,大抵就是我知道我曾经爱过你,但现在我只希望你也过得很好,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你有不同的感受,欢迎与我交流。关注我不迷路,一个情感领域心理学践行者。我在这里等你来聊。


你可能感兴趣的:(摆脱情感的困扰,放下那个应该放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