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倾听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某些人听他的话。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生来就有倾听能力,为了解释讲台上的老师日复一日讲授同样的知识而台下却只有少数人能够完整复述老师所讲。
李笑来认为,倾听能力的巨大差异,是解释这种尴尬的重要原因。
大脑的特点决定了大脑神游的特性。思考速度大大快于倾听速度
大脑的模式拼接能力,使得我们只能听见自己想听见的,看见自己想看见的。
模式拼接指出了另一个有意思的事实,
“不懂装懂”其实是不由自主的行为,因为每个人“包括你”也有时会不懂装懂。
这是为什么呢?大脑把接收到的零散信息拼接起来并且倾向于符合自己认同的模式。
他们不是“不懂装懂”,而是真诚地相信自己确实懂了。
这就造成了,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接受不同的模式。那些自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比别人高级的个体——从而认为“比自己低级”的人们在“不懂装懂”
这个有趣的事实可以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太过确信自己是对的,如果要探求真相最好多听听靠谱的人的意见。
也不要讥讽别人的“不懂装懂”,他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与你不同罢了。
他人在嘲笑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人不了解我们,我们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
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同等的倾听能力。像有些站在学科尖端的科学家往往需要维护自己的内心环境,他们反而愿意小心翼翼地不去听别人的话。
而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更多知识和信息,那么你的倾听能力就非常重要。
就像一个在软件团队中协作的程序员,他必须要学会倾听,如此才能和大家协作起来,好好完成团队的任务。
模式拼接并非天生。试想如果从来没有见过魔鬼面孔的人会在双塔烟雾当中看到魔鬼面孔吗?
模式拼接这种能力,会随着已知信息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说的“闪念”其实指的就是这个东西。(不需要思考的思考)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阅读的书籍达到一定数量,书中的人、事都会变得栩栩如生。当生活中面临相关的事情的时候,书中尘封的记忆会在一瞬间伴随着相似的知识来到耳边轻轻诉说。
由模式拼接能力的特性,我们可以容易地产生去利用这种能力的想法:“如果有一族能够检测我们脑中知识有效性的知识就好了。”
譬如,哲学概念、逻辑方法、价值观等等。他们往往也被称为“元知识”,这些是要随时记着以便能够及时判断的概念和思想。
那么,作者的主要论证是:“通过提升自己对信息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以此来间接提升我们的倾听能力。”
不过很不巧的,人们不喜欢不直观的东西,如此抽象的先后逻辑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场折磨。
提到了大学生写论文,很多人不喜欢写论文做研究便草草了事。但是殊不知往往调查做研究是正确,最终有趣的论文写作过程的必经之路。
那么需要认真思考,什么是判定类知识?
既然收集、整理、修正这些知识这么重要。什么是判定类知识?他们有什么用?
用处可以很明显,判定类知识就像一张过滤网,这张网能够帮我们预防和阻挡无用的概念性知识。从而提高思考质量。
除了学会倾听时该做什么,我们还要知道不该做什么。
不该做
过早质疑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如果你能耐着性子听到最后,你的观点会发生质的改变,甚至质疑,好的坏的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该做的是回顾和预期
他刚刚说了什么?
他可能会说什么?
我们不记笔记是因为对自己记忆力的幻觉,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真诚的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并非过目不忘,我们应该借助辅助工具,例如笔记和录音来辅助记忆。
对老师说的要记笔记并非忽视老师而不去做,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的过分高估。
在这里组织的特别好,因为讲者会用逻辑线索组织自己的发言,我们在听的时候不难理顺逻辑关系,但是难就难在隐含意义的理解。这里作者说,它是我们想到的,而不是听到的。
然后就把前面的条件加以总结过后,开始说预期。
最后两个习惯比较简单:预期和帮助说者。
用我们的预期,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更好理解说者将要说的内容。想方设法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说者就会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