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时刻中变数

曾国藩第十一章: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

    决战时刻中变数

在上一章讲到曾国藩成为了清朝政府最有权势的人。他手握重权剪除了对立党羽何桂清一众,终于为曾国藩集团痛痛快快的出了一口气。

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曾国藩第11章,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看曾国藩如何与太平天国做最后的较量。

不听劝阻的曾国荃

进入顺境的曾国藩政治环境极好,他制定了用三路大军进军的计划,中路是他的弟弟曾国荃,目标是攻取太平天国的首都。

通过安庆之战,名满天下的他用兵太锐,进军太速,其他三路缓兵或者被阻,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曾国荃一支孤军继续深入。

曾国藩也多次命令他的弟弟先停一停,等等其他几只,但曾国荃不管这一套。在湘军的各部将领中,曾国藩最难指挥的就是自己的这个亲弟弟,而且他年纪轻,见识窄,经验不足。

他没有听曾国藩的命令长驱直入,等到了南京城墙发现湘军的挖地沟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比安庆的10倍。

事已至此,倔强自负的曾国荃不肯轻易退兵,怕被天下人耻笑,只有硬着头皮先挺下去,等着其他几路将军的到来。

然而太平军经过了前面安庆一战,对接下来的战争十分重视,而曾国荃的部队在这个时候又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瘟疫。

因此雨花台这场战役太平军人数占绝对优势,且从上海获得了大量的新式武器,以西洋开花炮,昼息夜攻,曾国荃把患病的湘军留下来守帐篷,能战的全部上了前线,到了这个时刻曾国荃终于承认自己错了,不应该孤军深入。

他请曾国藩急调救兵,如果一个月没有援兵。后果不堪设想。而曾国藩这时也没有兵可调,只有自己的亲军护卫400多人。但这点人只能起到壮胆的作用。

不听命令的沈葆桢

沈葆桢是曾国藩的嫡系,是他破格保举的出任江西巡抚,主要目的就是给湘军提供军饷。然而沈葆桢只想建立属于自己的,而不是曾国藩的功业。

此时的沈葆桢以本省防军需饷,节流漕折月四万两,少了这4万两的采购经费,曾国荃的部队不但武器弹药的供应会出现问题,甚至可能连饭都吃不饱,这大出乎曾国藩的意料。而且都没有和曾国藩说明。

按照官场传统,沈葆桢应该感激涕零并大力回报,曾国藩不想省事,却在此时作出了断饷之举,实在是恩将仇报。

曾国藩心里非常愤懑,但是他细想古人办事,经常会遇到掣肘和拂逆,如果怒他人不顺从自己,就会采取霸道手段,诛除异己,时间长了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如果在他人的反对面前能够动心忍性,修炼自己的心性,委曲求全,而且还已没有对立面而忧心。这才是圣贤的用心,所以我正可以借这个不顺心的事来磨砺我的心性。这也是曾国蕃在遇到困难阻碍时的一贯心态。

曾国荃百计尽施,攻坚战,偷城战,地道战,间谍战,想尽了一切办法,都不成功,三年过去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主要的攻克南京却没有进展,而此时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江浙各地进展都非常的顺利。

不听解释的大领导

就在曾国荃焦急万分的时候,由于各地财政紧张,粮饷供应无法跟上来。曾国藩全力罗觉四处求援,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江西巡抚沈葆桢突然又一次上奏朝廷,不再提供给曾国藩粮饷,这真是雪上加霜。

上一次曾国藩以忍让告终,但是这一次曾国藩不能再忍让了,因为南京的争夺正在关键时刻,军饷的供应关乎重大。

于是曾国藩上奏折对沈葆桢进行坚决的反击。直接接沈葆桢的老底,历数他的错谬之处。于公于私曾国藩做得都很正确。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曾国藩罕见的附上了为饷事与沈葆桢往来信件,让沈葆桢那些倨傲无礼的言辞,公之天下。

而清朝政府为了避免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计划对湘军集团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竭力将权力收归中央。

因此在曾国藩和沈葆桢的矛盾中,中央选择了偏袒沈葆桢。这是一脉可以用来牵制和制衡曾国藩的重要棋子。

意外的曾国藩敏感的意识到这是朝廷怀疑他权力太大的抑制措施。于是他决定。这一仗打胜后准备回家休息两三年。这一仗打败,他也不再付出,对公家对个人都是幸事。

青年时代的曾国藩是人定胜天的主义者,非常推崇意志的力量。

但是经历咸丰七年,被皇帝罢黜回家的大挫折后,他开始相信“天命"二字,他说这些大事件的背后有着天时、历史、人心等诸多深层次力量在起作用,个人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所以他也常常以这样的话语劝说他的弟弟曾国荃让他耐心的等待,尽人事听天命等等。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于上级,并且还能勤勉于工作?”孔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勤勉。”

孔子认为,“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也就是说,管理者不仅要识人善用,提拔有才干的人,还要注意培养那些暂时能力不足的人,让他们也获得成长,变得更强,这样整个部门乃至整个公司才能高效地运转起来。所以领导者千万不要忘了给属下赋能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决战时刻中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