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之后,欧洲主要国家都在四年死磕之后,多少年积累起来的财富都在战火中被消耗一空,本土没有被战火波及的美国成了真正的胜利者,在粉蛋糕的时候,美国没有谋求参与瓜分殖民地,但是美国却以输出债务的模式,成了欧洲各国的主要债主之一。
欧洲各国获得美元之后,他们大部分都从美国购买重建家园的物资,美国利用这个机会成了世界工厂,美国货行销世界。同时美国人的美元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就这样美国生生的从欧洲各国身上扒了两层皮,爽的是不要不要的。
美国通过这种把蛋糕做大的方式,不论顶层的资本家还是底层的工人,在蛋糕整体做大的时候,他们都赚的钵满盆满,有钱之后就要消费,就这样美国人用从欧洲人身上赚到的钱生生的把电气时代推向巅峰,美国人生产出来的高级电气产品走进了美国人的家家户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产品分别是收音机和汽车。从1922年到1928年,美国人拥有的收音机的数量从6万台增加到了750万台,到1929年,美国人拥有2300万辆汽车,平均每5个人就有一辆汽车。
此时美国政府做了什么呢?就是坚持减税、降息、鼓励投资三板斧,美国的工厂、农场以非常低的代价从银行获得贷款,然后投入再生产,然后继续贷款,继续扩大生产,美国人开足马力生产,然后把美国货卖往全世界。高额的出口利润和科技升级共同造就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这个繁荣在科立芝党政的时候达到巅峰,这段繁荣期又被称为科立芝繁荣。
乐观的经济前景,也让把美股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当时美股投资收益超过150%,在1927年到1928年间股价上涨了近一倍,股市处于极高的市盈率。炒股的收益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商业行为,于是美国所有的钱都涌进股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信托基金的增加,美国进入全民炒股人均股神的疯狂时代,下图为历年新增的以投资股票为标的的投资基金每年新增支数。
在这个时期,唯利是图的美国银行推出了一个政策,即股民可以用股票向银行抵押贷款,股民又把获得的贷款投入股市,把股市拉的越来越高。
这个时候,锁死美股的最后一股势力也涌入美股,欧洲各国发现美股的钱这么好赚,他们没有把从美国获得的贷款全部投入战后重建,而是把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投入美国赚取高额利润。
至此美国的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虽然大家总是说泡沫,但是一般都不能清晰的定义什么是泡沫,这里引用达利欧对泡沫的定义,简单的阐述一下泡沫的特点:
(1)以传统尺度衡量,物价较高。
(2)物价低估了未来物价在这些高位基础上的快速上涨。
(3)存在普遍的看涨情绪。
(4)人们通过高杠杆融资购买。
(5)买家进行了超长期的远期购买(如积累库存、签署远期购买合同等),以进行投机或者保护自己免受未来物价上涨的影响。
(6)新买家(即之前没有进入市场的买家)已进入市场(中国每次股灾钱的大妈的行为)。
(7)刺激性货币政策有助于泡沫扩大,而紧缩政策有助于泡沫破裂。
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意识到了美股的危险,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美股的破坏程度。于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开始利用美联储开始挤压泡沫,他们提高了贷款利率,将股市中的投机者挤出去。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操作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时机选错了。因为美国借给欧洲各国贷款即将到期,于是各国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套现、撤资回国,准备给美国还本付息,同时,由于各国需要准备现金还债,于是停止了从美国进口各种商品,美国工厂、农场的商品全部都积压在仓库中,不知道怎么处理。但是普通的老百姓不了解其中的内容,他们看到如此规模的抛售,引发了市场恐慌,股票应声而跌,引发了恐慌。
看到美股崩盘的风险,胡佛总统第一时间出面救市,他的救市政策主要有:
1、降息,缓解资本的压力,目的是遏制经济形式继续恶化。
2、跟工会的首领们谈判,保证工厂不会降低他们的工资,但是他们也不能罢工和要求涨工资。
3、增加政府公共设施投资,开启大基建政策。
4、限制移民。
5、延迟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债务支付。
客观的说胡佛的政策前期应该是有效的,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被英国盟友插了一刀,就是著名的英镑抛售潮。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伦敦理财,由于德国经受经济危机,导致无法按时归还英国的债务,可能导致英国国债贬值,于是国际投资者们纷纷抛售英国国债,将英镑换成黄金带离英国,骨牌效应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于是出现了英镑抛售狂潮。当时英国为了平抑市场拿出了海量的黄金储备平抑市场,英国又从美国借到2.5亿美元用于平抑市场,但是不够用,于是又跟美国和法国分别借了2亿美元,但是还是不够用,在英镑崩盘前。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抛弃维系几百年的英镑霸权宣布破产,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任由英镑贬值。于是欧洲各国看大英帝国都不绷着了,于是纷纷效仿,都放弃了金本位,让本国货币贬值,都开动马力印纸币。
在这种情况下胡佛总统仍然坚持金本位,美国的出口彻底断绝,外循环也彻底断绝,没有了出口,工厂、农场的货物只能存在仓库里,但是他们开工厂、农场不是用自己的钱,而是从银行的贷款。以下是当时美国家庭负债和道琼斯指数情况。
卖出不货,工厂、农场就没有钱还银行的贷款,也无法生产,于是产生了两个后果,第一是庞大的失业潮。第二,由于资金链断裂,银行开始出现倒闭潮。这还了得,普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存在银行当中,但是银行现在说倒就倒,大家没有安全感,于是人们纷纷排队到银行取钱,这也造成了银行挤兑,更多的银行倒闭。
屋漏偏风连夜雨,此时国际炒家对美国彻底失望,他们都赶在美国放弃金本位之前,他们纷纷出售手中的金融资产,套购黄金,纷纷逃离美国。至此,一直坚持《国富论》经济理论+平衡财务政策+金本位美元政策的胡佛彻底束手无策。
美国经济一片萧条,老百姓流离失所,美国老百姓彻底抛弃了胡佛以及他身后的共和党,老百姓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罗斯福身上,为了解决前所未有的危机,美国人给了罗斯福前所未有的权威。其实当时全世界都陷入经济危机当中,全世界都哀鸿遍野,美英两个老牌帝国有大量的殖民地可以剥削,他们是比较早走出经济低迷的,还有一部分例如墨索里尼、小日本和小胡子,他们则通过军工体系建设最终通过战争转嫁经济危机。而美国走出了第三条路。
罗斯福一上台就开始推行他的新政,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放弃金本位,开动马力印美元。虽然英美等老牌流氓们马上跟进,继续印刷纸币,但是罗斯福将流氓进行到底,继续印,直到彼此冷静下来达成某种平衡,最终美国还是以其高效的生产力,最终夺回部分出口份额。
2、债务重组,罗斯福把银行暂时都关闭,停止交易,然后在全国找到大量顶级专家,对所有银行进行盘点,把那些无可救药的银行直接破产。剩下银行的债务中找到出那些无法偿还的,罗斯福以总统的权威将这些债务从账面抹掉,对于剩下的债务根据情况重新厘定还款的日期、利率等。经过这一波操作之后,美国的银行可以轻装上阵,摆脱了倒闭危机。他们开始对工厂、农场主发放贷款。让工厂、农场可以开工。但是罗斯福把这些工厂主、农场主聚集到一起,对他们说,现在全世界的市场都非常低迷,于是按照他们的产能给他们发放生产指标,避免生产多了,堆在仓库里发霉。
3、大基建计划,虽然工厂、农场继续开工,解决了一部分失业问题,但是还有很多人失业,于是罗斯福通过政府投资的形式推行大基建计划,美国所有的人都有了工作、有了薪资,他们有钱买基本的生活物资,美国的社会终于稳定下来。
4、对于实在贫穷的人直接发钱。
5、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对美国底层人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6、对富豪征收巨额个人所得税,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人征收94%的个人所得税。
罗斯福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美国社会终于稳定下来,而且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了大萧条,但是后世很多人把大基建计划等同于罗斯福新政,不知道这个误会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这个政策是胡佛想出来并推行了很长时间,但是胡佛没有成功,原因很简单,当时美国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市场上没有美元,没有了货币这个介质,美国的经济再强大也循环不起来,当血液不循环,拥有巨人的躯干也不过是一具干尸。罗斯福的所有的政策根本上就是让美国经济循环起来。
超量印发纸币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美元虽然跟黄金脱钩,但是却是用美债做抵押的,如果放任海量的美元在市场上循环,极端情况就是美元跟废纸没有区别,可以参考津巴布韦币,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循环起来之后,立刻就通过税收回收超发的美元,逐渐的让美元价值稳定在一个平衡的点上。这个才是最难的。
罗斯福新政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重新塑造美国社会结构,也就是从哑铃型社会变成橄榄型社会。
在经济增量的时候,社会矛盾不会凸显,因为蛋糕被做大,所有的人都从中获益,大家会忽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但是一旦增长放缓,富豪阶层就会因为马太效应,他们很容易攫取更多的财富,使中产阶级变得更小,社会形态逐渐就会形成哑铃型。
但是只有中产阶级的消费才会推动经济发展,富豪阶层和底层人都是低消费者,这里不展开,可以参考南美的那些军政府。
罗斯福最后两条政策为美国塑造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也为美国二战后登上世界霸主做好了经济准备,直到里根放弃对富豪的遏制,虽然短时间内,美国经济再次辉煌,但是美国的经济危机的频率越来越高、间隔时间也越来越短,直到今天有失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