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超常者”,他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我们身边以及世界各地


最近读完Tedtalk演讲者心理学家MegJay的《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在书中,作者每章以大量的笔墨描写她身为心理咨询师,身为心理研究员遇到的,经历过人生逆境的人。出于保护他们的隐私,作者将识别身份的信息进行重新编辑加工。

从这些故事中,你读不出来写的哪个人,却觉得是在写所有人———这些在逆境中成长,挣扎,且依旧在对抗黑暗过去的人。


读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本书写的是“他们超常者”的故事,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意识到,这也是我的故事,我也是超常者的一员。

通俗地解释“超常者”:他们是自己的超级英雄,经历过人生逆境、心理创伤,依旧能生存下来,他们内心藏着过去经历的秘密,过着别人看不见的黑暗的疏离生活。

很多超感者不觉得自己是个“英雄”,我也不觉得他们包括我自己是胜利者,我觉得我们是幸存者,是战斗士,能更好的形容我们内心经历的变革。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经历如此的事,已经不是个“正常人”了。

但从心理学辩证的角度看待,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正常人,如果地球上有80亿人,那么便有80亿种独特。



“起点故事”———它彻底改变了我

在超常者的人生故事里,总有一个开端,不是降生的那一刻“开端”,而是人生扭转方向到另一条路:一条饱含童年逆境的路。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起点故事”已经提及多次:初中因身体原因变胖为我招致的校园语言暴力,以及那之后的抑郁时刻。

超常者总是把人生分为“这事之前”以及“那之后”。起点故事变成了一个割裂点。

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我不一样了”,从内到外,“我再也回不去了”。内在上我变得更自卑,更敏感,更内向,不擅长交友,人际关系很容易变成我讨好对方。外在上,当时身体的原因让我急速变胖,但他们只看到了我的外表,从没有体会我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浩劫。

“情感记忆会比日常记忆更牢固”,即使现在想想那时候很多事都记不住了,但是那种深处黑暗的感觉我始终忘不掉,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会暂停几次擦一下眼泪,显然我从来没有忘记那种孤独的感觉,我的情绪也没有忘。


“秘密”———没人知道我怎么了,我自己也不知道

在那段长达两年的黑暗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只知道自己生病需要打针吃药,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怎么了。记忆是碎片化的,记不住成段的事情,情感上是抽离的,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大部分一个人静静的时光我都会哭,拒绝睡觉,一个人坐在黑暗笼罩的窗边,哭,无声的哭,放声的哭,一个人自言自语。

没有人和我讲“我需要帮助”。

说来讽刺,前后一个月时间才返校上课,同学们私下“念叨”着我,但当我真正返回学校的时候,得到的却不是友好,而是对我外表身材的诋毁,讽刺,嘲笑...

我现在时常在想如果当时选择休学休息一年,故事会不会不一样。

那感觉好似“揣着秘密”,是和集体脱节的人。老师找过我聊过两次,轻描淡写地说这不算什么,我猜她不懂心理健康,那个年代心理健康还没有成为正式课程。老师和我说,要坚强起来,父母也期待我阳光起来,不要愁眉苦脸,他们说“不像你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状态”。


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这些“开心起来”的话不起作用了。

你无法用言语让一个身处抑郁的人开心起来,持续的低落是他们的状态,时间像在他们身上静止了。

即使是我的父母,看我上学放学的人,也没能意识到“我需要帮助”,上班下班让他们疲惫,没有心理知识,他们不清楚我为什么“不开心”。

我不想过度地埋怨他们。

在《超常者》中,作者引用了一句话“不与他人讨论或吐露经历会比这件事本身带来更大的伤害,保护秘密似乎对心理健康不利”。

很多刺激心理的事情发生时,当事人并不能很好的讲述发生了什么,大脑中的杏仁核一直处于紧张,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我当时讲不出自己的事、自己的感受,因为被堵住的不是嘴。

“线索”———希望自己被发现

即使当时说不出感受,我也为外界留下了“线索”———我感觉很糟糕。

夜晚我时常一个人坐在窗边哭,拒绝入睡。有时我会哭出声,希望在隔壁的父母能听见,能开门看看我怎么了,我不记得他们是如何回应的,只是能从他们的表情上读出疲惫,无可奈何。

生气的时候我会咬自己,在手背上,刺痛的感觉让我能停止一会哭泣,如果咬的足够用劲,会留下牙印,我希望父母和我一起吃饭的时候能发现这些印记,问问我怎么了。

很可惜,我也没能记住他们是如此回应的,也许没有回应,也许没有看见,如果有充满爱和理解的回应,我应该会记住的。

“逃跑”———曾也以为逃到别处会好起来

初中的心理问题似乎在毕业前停止了,自以为远离了那群人,状态会好起来。我没有参加初中毕业典礼,毕业照也没拿,很多同学我已经忘记名字,这是好事,如果能连同他们对我做的事一并忘记就更好了。

到了高中,我“掩盖”了自己的过去,没有人认识我,我可以重新塑造新的人设。

那是我走出“自设困境”的第一年,我开始像个“外向者”一样去交友,试图去认识所有人,在各种节日给“朋友”买礼物,希望他们能喜欢热情的我。后来我意识到自己是上碰到一群“白嫖伸手党”,被当工具人,那种感觉不好受。如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过,行为偏差的另一个维度“讨好型人格”。【写给讨好型人格】远离自我的生活是一场骗局

很多年过去了,我依旧能遇见这样的人,这个性格虽可以帮我筛选朋友,然后看着真诚对待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我不想怪罪自己的性格总是为我招致这样的人。有些人懒得付出又不真诚,这不是我的错。

我想我们是没办法在远离过去的环境后,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的,一部分的自己像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我们从来都没能从过去逃离。

“重启”———推开心理咨询室的门

“在迈入成人世界的阶段,我们多了很多机会,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

“重启”发生在大二。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去陌生城市求学,我并没有感觉轻松,陌生的环境让我时常紧张焦虑,第一次失眠也是发生在大学住宿期间。

第一次上心理健康课也是在大学,虽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学的很努力,做笔记看书,那个时候我已经读了两三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了,但是我完全不懂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全不理解心理学到底对人有多大作用。

直到推开心理咨询室的门。那是一个远离教学楼,被竹林掩盖的小屋子,两个隔间,一间是接待室,一间是咨询室,我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走进这间屋子。

我开始觉得自己很特别,而不是“不正常”。

三个沙发,我的心理咨询师总是坐在远离门的那个沙发,我则坐在和她的沙发呈90度夹角的长沙发上。

后来我知道沙发为什么摆成90度。人来倾诉自己的故事,难免有需要避开咨询师的目光的时刻,90度的夹角,头稍微偏转一点就能眼光散在别处,这样讲述自己的故事似乎减少了一些羞耻感。

来之前,我从没想到心理“谈话治疗”会起作用。毕竟它就只是开口讲话而已。

那是我此生第一次“被看见,被听到”,如果说心理咨询有什么用,我想这大概是意义吧。我向咨询师讲述我初中遭受语言暴力的经历,我的“起点故事”,讲到自己很自卑。她说的话我至今都能复述原句:你在最在乎外在评价的年龄,得到的都是负面的评价,你会自卑,这很正常。

那天我哭了好一阵,她示意我用桌上的纸巾擦擦眼泪,并从沙发上起身坐在我旁边拍拍我的后背。

我的重启,改变,大概是从那时候起。

毕业季离校那天,我忙的晕头转向,午饭都没吃,还是努力和咨询师,也是我的大学心理健康老师见上一面。大学最后那一年,她因为工作事务已经没有精力接咨询了,我偶尔情绪崩溃的时刻,也就这样撑撑过去了。

对此我心里永远是感谢,感恩。

毕业那天,她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我,我和她讲到我和相识了几年的闺蜜绝交,她点点头“人有时候自私一点是没问题的,这个“自私”是为了保护自己”,谈话没有了之前的倾诉,解疑,而是像朋友一样的简单聊天。

她也感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啊,年纪越大,烦恼越多。

心理咨询师在不做咨询的时候,在自己的生活里,也有普通人一样的烦恼,压力,情绪。只是做咨询的时候他们对别人的故事有着真知灼见,因为他们此刻是旁观者,而不是当局者。

“永无休止”———重要的是保持对抗的姿态

写下这篇,我断断续续花了几天时间,尽量等自己有状态和灵感的时候写,期间我也无可避免自己写到某句会湿润眼眶。其实也有犹豫,读到的人会如何看待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写,大家都有着普通人的挣扎,只是我写下来了而已。

我知道从逆境中生长出的生命枝丫,并不是最健康的成长,但是这段弯弯曲曲的部分,最后也能慢慢向阳。

没有任何的人的故事,逆境,心理创伤是可以拿出来互相比较的,心理创伤没有等级之分,它只对当事人有巨大的影响和意义,互相比较永远得不到客观的答案,因为谁也没有比谁更轻松。

直到今日,我依旧要保持对抗的姿态去直面内心过去的黑暗,我知道很多超常者也一样,我们只是幸存下来了,却也要继续战斗。

也许你们能从我的故事中读到自己,尽管不能感同身受,但读到同样经历心理挣扎的人的故事,希望能安慰你们一阵子吧。尽管我们未曾谋面,未曾听说彼此的故事,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超常者”也感觉自己没有这么孤单了。

超常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家人,恋人,朋友,亲戚,甚至某天在网络中读到的人们,这些超常者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我们身边和世界各地,点点聚集起来竟也有了别样的美感。

最后我想借用Meg Jay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的最后一句话做结语。

“尽量善待自己以及自己邂逅的人。或许你邂逅的每个人都在打一场艰苦的人生之战。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很多人其实都是如此”。

(以此篇送给我的第一位心理咨询师,感谢您如常规一样的工作改变了我的人生。送给陪伴我的父母,我知道你们过去已经在尽力照顾我了。送给真心待我的朋友们,你们是我在黑夜里的星星。送给我的恋人,你是除了我父母之外第一个无条件爱我的人)

祝大家早安,午安,晚安图片希望仅此一篇能安慰温暖你们,便足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超常者”,他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我们身边以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