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这个世界构建的是什么关系呢?

前文说到了温尼克特的两个代表性的概念,一个是原始母爱贯注,另一个是真自体与假自体。

原始母爱贯注,最初形容的是婴儿的0~6个月。在这个阶段,他和妈妈是“病态共生”在一起的。

之所以说病态,是因为正常情况下,人是做不到对另一个人的需要,做到那种绝对同频,就是感知对方的需要,就比自己的需要更真切的。

60分的妈妈,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因为有了她的全神贯注,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然后孩子可以活下来。

无数次的实验证明,如果婴儿没有得到回应,他会选择死亡。这真的是挺恐怖的。接着孩子一岁到两岁就进入1-2岁,出现了温尼科特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客体稳定性

客体稳定性,是指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孩子在一岁半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的概念。

因为没有“客体稳定性”的能力,所以可以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但等孩子长大后,形成了这个能力后,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有了“情感稳定性”概念的孩子,就意味着“心中住下了一个爱的人”,当内在有了有一个爱的客体住进来以后,一个人才有了真正能承受孤独的能力。

“客体稳定性”用白话翻译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感知事物稳定存在的一种能力,尤其是感知爱。


也就是婴儿在1~2岁,会发展出一种能力,就是感知到,有一些东西是稳定存在的,比如物质,比如依恋关系。

武志红老师把它理解为“心里住下一个爱的人”。在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的,然后才有能力应对,接下来人生给出的各种挑战。

攻击性是人类的天性,剥离了攻击性,也就剥离了生命力。客体稳定性就是稳定感知到爱的能力,目标是让孩子感知到,哪怕自己有攻击性,依然是被爱的。

这里特别提醒父母,告知孩子,家里发生的糟糕事情,不是因为他。

我与你,我与它

马丁·布伯,犹太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过很多作品。

马丁·布伯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是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基于此,提出人的两种关系,即“我与它”和“我与你”的关系。

当我将你视为我达成目标的工具或对象时,你在我这就沦为了它,这时就构建了“我与它”的关系。

当我放下我的所有预判和期待,带着我的全部本真和你的本真相遇时,这时就构建了我与你的关系。

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一刻我在思考,就证明我是存在的。而对于存在,马丁布伯提出了另一个观点。

每个人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和物发生关系的方式,证明了存在。然后用二分法,把关系分为“我与你”和“我与它”。

这是一个很犀利的观点,一下把混沌的世界一分为二,就像盘古。

关于“我与你”的介绍,引用一段鲁米的诗:

在你的光辉中,我学会如何爱。

在你的美中,我学会写诗。

你在我的胸臆中起舞,别人看不见你,

但有时,我看得见,

那一瞥,成就了这件艺术。

这段诗很好地形容了“我与你”的境界。与它相对的是,不管目标多么伟大,当我把你当成达成目标的工具与对象时,那这段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

其实很多艺术家,很多作品的诞生,都是因为出现了“我与你”的瞬间。某种更大的存在,通过我这个通道,把一些伟大的作品记录下来,成为传世佳作。

相对来讲,生活中更容易出现的是“我与它”。快递员、厨师、服务生餐厅服务生,我们生活中,与这些人构建的关系,多数是“我与它”。

他们只是我们达成某种目的需要的工具。 也就是没有真正地碰触到他的存在。在亲密关系中,其实也很常见,就是借着爱的名义,做着一些控制剥削对方的事情。

简单说就是没把人当人。孔子说“君子不器”,原本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把自己作为某一个固定的工具,应该考虑自己的多种可能性。

现在有一种理解,就是君子是尽量把人当人,而不把人看成自己实现某一个目标的工具和对象。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关注我,认识自己,理解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与这个世界构建的是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