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连普通人都当不上,你怎么降低焦虑?

最近,清华副教授刘喻的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被其他公众号改名为《请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成为爆款,关于“普通人”的讨论火遍全网。

网上讨论这一观点的文章,一篇又一篇,我也转发了几篇到“呦呦小筑”微信群里,其中我比较赞同的,是郝景芳的《内卷、凡尔赛、“普通孩子”——你没看清的是什么》,另一篇最接地气的,是麻辣情医吴迪的《清华副教授说孩子成为“普通人”就可以了,高晓松叫你不要买房子。都不要信》。前天,心理咨询师刘娜写了另一篇爆文,题目是《张桂梅PK清华副教授: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文中将底层和精英做了对比,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共鸣。

可以说,我同意以上所有文章的观点,每一个人说的都对,正如刘娜老师所说,屁股决定脑袋。这些作者的观点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说阶层)发出的声音,没有人说错,我们也没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其大加指责。

这几年,只要是讨论教育的文章,引发父母共鸣或争议的文章,无不成为爆文。有的妈妈跟我说,看刘喻老师的观点,又紧张又焦虑,感觉说的好有道理,却又无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让人无所适从;看郝景芳的文章,恢复理性,得到一丝安慰;再看吴迪的文章,原来这是既得利益者的毒鸡汤;最后看刘娜的文章,简直对刘喻感到同仇敌忾了。

看,我们就这样被各种爆文影响,在各种观点之间穿梭,摇摆又焦虑。今天的父母太难了!我们不妨想一想,假如爆款文章让你的焦虑程度提升到了100%,影响了你的心情,进而影响了你和孩子的关系,如何把它降下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喻老师在演讲一开始说,她只是作为一些个人心得做一些分享,不是什么专家意见,说对说错请大家包涵。她说,看到“文科妈妈辅导孩子考大学,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理工科学霸”的新闻,就在妈妈群表态:我们家孩子以后就开个奶茶店得了。结果其他妈妈纷纷表示,他们的孩子也要开奶茶店。然后她想,看来开奶茶店竞争也非常激烈,我们家的孩子还是卖煎饼算了。

开奶茶店或者煎饼店很容易吗?我们一块来算一笔帐。一个城市地段一般的小店面,至少要4500元/月以上的房租,一次至少付半年,就是27000元;加上奶茶包装设备,储备进货,怎么也要20000吧。为了好计算,我们就把两项加起来算5万。现在奶茶都有品牌,加盟费至少也要1-5万。这还没算上店面装修、家具、营销、人工等费用。可以说,没个10万块,开不起一个奶茶店,煎饼摊也一样。刘喻老师作为清华副教授,相信给孩子10万块开个奶茶店,不是问题啊。可对于普通父母,恐怕没法给孩子这么一笔创业启动资金。

刘喻老师所在的妈妈群,都是可以给孩子启动资金的妈妈,当然可以轻松调侃玩笑。可是,这代表着刘喻老师站着说话不腰疼吗?当然不是。刘喻老师的演讲,是在印象笔记打造的内容分享栏目“识堂开讲”中做的分享,听众恐怕和刘喻老师一样,是同一类妈妈群体——高知、精英。

我猜刘喻老师演讲前,没想到互联网会把演讲的效应扩大到这个程度,她没想到有那么多听众——与她不属于同一群体。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就是,演讲和文章都是表达,凡是表达,都有其对象,即受众范围。就像父母们熟悉的课外辅导班——学霸培优、学渣辅差。学生不一样,教学方式和策略就不一样嘛。看到这种爆款文章,我们先想想这个文章的观点是对谁说的,自己是不是其受众,如果不是其受众,那咱焦虑个啥?如果是其受众,那咱多个思路。这么一想,可以降低20%的焦虑。

你口中的“普通人”和我眼中的“普通人”是同一个人吗?

我想分享的第二点,是词意。刘喻老师的演讲中说,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朗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刘喻老师说的“普通人”,对标的是成功人士;普通孩子,对标的是清北和藤校。她的普通人,意味着没有成为成功人士,没上清北藤校,没当No.1。

吴迪老师的文章为什么让人觉得接地气?她在文章中反复定义“普通人”。她说,和来自福建农村的大学同学相比,父母是高知、出生在上海的她,已经不是普通 人了。而和显赫的红三代比,自己就是草民。去美国留学,下了飞机就去中餐馆打工,经历赤贫时,自己连普通人都够不上。

郝景芳老师则在其文章中说,“普通孩子”就是满足不了父母预期的孩子。

三位老师对“普通人”的定义均不相同。

对你来说,“普通人”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呢?于我来说,普通人对标的是伟人,普通人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哪怕是成功人士,清北或藤校毕业,于我来说,还是普通人。汉语词典里对普通的释义是:平常、一般、普遍。延伸出来,普通人就是平常人嘛。谁又不是平常人呢?

可见,词语在不同人的字典里,意思不一样,我们要辨别,讲者所说的词意和我们理解的词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咱增长了见识;如果一样,咱多了办法。如此,可以再降低20%的焦虑。

夏虫不可语冰

第三点,是经验和视野。刘喻老师在演讲中讲到:在恶性的竞争里成长,很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虽然习得了十八般武艺,但完全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作为大学老师,也许刘喻老师看到过很多得“空心病”的学生,所以对此深有感触。

郝景芳老师则展现了理科生的优势,孩子能否上清北或藤校,是概率问题、均值回归问题、规则问题,分析足够理性清晰。

吴迪老师是海归和专业人士,她的工作接触更多“普通”家长,她说,自己没有受过WG的影响,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96年美国留学完回国,就得到了外企高工资这波红利+相对低的房价。她说,她是既得利益者,是幸运儿。所以她今天不能舔着脸对焦虑的家长说 “请坚定不移地让你的娃当一个普通人,上职高挺好”。

看,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和视野出发,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仔细想想,自己的经历和视野对教育孩子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文章作者们的立场,适用于我吗?也许你要说,你的意思和刘娜老师一样嘛,不就是在说底层与精英不同嘛。咱不搞那么宏大的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管处于哪个阶层,只要我们清楚自己要什么,于孩子有利的做法和观点,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有一些拿来主义又何妨?这么一来,又可以降低20%的焦虑。

剩下的40%怎么办?

可是吴迪老师说,很多父母害怕的是娃连普通人都当不上。真是扎心。我想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浅显地分析一下。

首先是生理和安全需求。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采访袁隆平院士。记者问:会不会还有人吃不饱饭?袁隆平院士说,那样的日子再也不会出现了。
前几天,和孩子讲起因为蛋壳公寓爆雷而付不起房租自杀的年轻人。孩子说,他为什么不回家?孩子的问题让我安慰,在她心里,家始终会是一个温暖安全的所在。她不会居无定所。
相信我们的孩子,以后都能吃饱饭,都能有房住。

然后是社交、归属和爱的需求。

大部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自己的同学和好朋友,他们有自己的社交网络。
你的孩子,爱你并被你所爱。

再往上是成就感和尊重的需求。

成就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需求,它来源于自我的奋斗。相信每个孩子,会想办法满足自己。
要好好谈一谈的是尊重。身边的保安、保洁员、快递员,你是否尊重他们的劳动,是否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你是否认为他们的工作有其价值,还是你认为没有能力的人才做这些工作?对位高权重者,你是否卑躬屈膝?你是否轻易称马云为“马爸爸”?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尊重每一种劳动,才能营造一个彼此尊重的社会环境,你和我,都有义务参与其中。

最高一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目标太高远,作为普通人的我没敢想,能做到前面四层已经很不错了,这么想想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焦虑又降低20%。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怎么避免自己受爆款文章的负面影响,把焦虑程度降下来:一、看文章的受众是谁;二、看看作者的词意是啥;三、看看作者的经验和视野是否有可取之处;四、自己的基本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想清楚了,焦虑程度下降80%。还剩下20%怎么办?我想,我们就留着吧,毕竟不是仙,咱留着20%,该鸡娃的时候还是要鸡一下的。

相关阅读推荐

情绪啊情绪,你要如何稳定它
作业间隙,如何休息?
用科学方法辅导孩子作业
有个郭襄一样的娃,你也愁死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连普通人都当不上,你怎么降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