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太郎的夏天》 : 这部治愈片,真的“丧”

01

昨晚,看了一部2017年上映,由宋灏霖导演执导的《猪太郎的夏天》,原以为是一部轻喜剧,或者是一部爱情片,却被主演孙博刻画的人物直击人心,泪点满满,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沉默,在他饰演的角色里,仿佛看见这类小人物是他人,又或者是自己。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学生家长在学校闹事,而问询赶来的老师解释道:“对不起、对不起......我刚下课,我刚知道情况,对不起,我已经严厉批评了两个孩子,话音还未落就被粗暴的学生家长来了一记耳光。然后又气急败坏的用手指指着老师的脸,嘴巴里嚷道:要不是看在你是老师,要是在社会上我分分钟捏死你,你信不信你,就你这德行,还当老师,就长了个王八犊子模样,还打我儿子,你也不看看老娘是谁,我今天非要收拾他俩不可,快点给我找出来”。

看的让人愤恨,又有些无力,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长不是没有,溺爱孩子上升到了极致,谁动我孩子,我就跟他拼命的架势,我儿没有谁可以欺负,目无素质。

剧中的家长如果不是其他老师的拉扯劝阻,愣在原地还没回过神的老师可能还会遭受二次被打,镜头聚焦在被打老师的脸上,他面无表情,眼神里透露着无辜,与不解。作为老师的身份,不能以暴制暴,还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来平复学生家长,这就是现实。

老师憋着委屈将受辱的怨气转弯抹角询问在两个惹事的孩子身上,老师质问:“谁先动的手,为什么要打人,有什么问题不能好好说好好解决,非要用这种方式,打人是最没有技术,最没有含量的事情,老师最讨厌这种方式,更不像话的事,打完了人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而镜头又在回放刚老师被打的镜头,看是在教育学生,实则在说家长毫无素质,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动手打人,打了人却连一个道歉都没有,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总是拿着一个看似有理的理由说服自己,还要站在制高点来教育他人,毫不知犯了错是需要道歉,是需要沟通交流的。

而两个学生一脸无辜,十分淡定听老师絮叨,直到老师说:“所以你俩下了课之后,好好去跟别人道歉,听明白了吗?回去上课。”

原以为两个学生会听进去他的谆谆教导,谁知办公室外传来:“他今天话怎么那么多,我都快憋死了”。

“话不多头发能掉光吗?”然后就是哈哈哈的大笑,老师既无奈又无语的瘫坐在椅子上。

到此时,似乎都还不知眼前有点“丧”,有点傻乎乎地老师叫什么?而是被朗朗读书给岔开了。

02

随着剧情的延展,两个调皮孩子的家庭背景也随之曝光,一个富家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有父亲骑着电瓶车接送,而另一端放着老师在办公室被催促赶报告,等他在教室拿东西时,看见黑板上被画有猪头(猪太狼)=大光头,他压抑内心气愤用黑板刷擦干净后,提着包离开学校。

就回归下班生活中的模样,他会去菜市场买菜,骑着小摩托绕过很多条街,穿过大海才能到家,到家后,又要马上做饭。这是多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写照,剧情越深入,才知道老师真名叫朱泰朗,谐音就是被学生玩坏的猪太狼,他给人的感觉就是笨,孤独的背影,给人一种“丧”的错觉,身为一名小学老师,他努力工作却不得其法,渴望受人尊重,却连学生都看不起、家长埋怨怒骂、领导不看重他,以一种怜悯心态收容他继续工作。

如果不是女友的朋友帮助介绍工作,朱泰朗可能没有勇气提出离职,毕竟他突然提离职这反而让校长非常吃惊,惊讶于一个能力之弱被自己以同情心对待没有辞退的老师居然主动提出辞职。

而当校长的一席劝解的话也相当的扎心,也超现实,学校完全不介意他辞职,只是从个人角度他劝朱泰朗考虑清楚。

大家都清楚,学校这种体制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现实中,学校不会轻易辞退员工,但员工主动离职之后想回来就不那么容易。对于一直从事教育育人的老师,初入社会没有一技之长,确实让人压力倍增,毕竟社会的就业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从另一个层面,据长期相处中,校长还是对朱泰朗的社会生存能力是相当质疑的,因为连一个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的人,他在其他地方一定能够混的风生水起吗?也许换做他人会,而朱泰朗未必?朱泰朗不仅笨,而且不圆滑,甚至做事一根筋,虽然对教学认真负责,心地善良,但是他不懂社会法则,无论是老师,还是踏入其他职业,生活好像都在他必经的道路铺满了荆棘,每走一步都坎坷无比,一边让人看的好笑又好气,却莫名的难过,他似乎就是现实里兢兢业业的老实人,他们不会阿谀奉承,不会转个弯思考问题,他们默默付出,忍受着这样那样一地鸡毛的破事,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似的。

03

毕竟,电影是虚构的,为了故事的饱满性,在朱泰朗身边还设立一枚完美的女友言言,朱泰朗敢辞职,倚靠的是什么?女朋友的朋友帮忙介绍工作。

在当今现实社会,倚靠别人来介绍工作,别人只是媒介的作用,是否能得到工作靠得还是个人能力。

当朱泰朗问介绍人:“自己简历上什么都没写,行不行的时候”。

以为介绍人会说:“当然不行!”因为在去一家新公司,更多人选择的是包装自己,好顺利通过面试,没有简历的人生,就好比初入职场的大学刚毕业的求职者,懵懵懂懂,毫无经验。

而往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介绍人说:“还好你什么都没写,写了就露馅啦!别人都是研究生,你还是本科,别人都是中学老师,你还是小学老师......”

他凭什么?凭借女朋友对他有信心?这一刻重点不再朱泰朗身上,而是将关注点转向了言言,一个美好而善解人意的女子,弹幕上飘过一排又一排字,找女友就该找这样的,言言是个好女友。

确实是一位好女友,影片并没有对言言深入介绍,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场,总是在言语上给予朱泰朗的鼓励与认可。

有一段剧情,朱泰朗莫名被打,言言把他从警局接出来,朱泰朗骑着他的小摩托,带着挂彩的脸在前面面无表情的走,而言言开着车跟在后面默默流眼泪。

那个眼泪不是同情,而是心疼与懂得,言言是个明白人,可以从影片看出言言条件不差,她跟朱泰朗在一起到底图什么呢?一般根据多年观看电影的经验,朱泰朗身边是不该有这样美好的女友,而是假面女友,当一旦看清朱泰朗的价值,毫无指望之时,就会抛弃他,让他瞬间跌入谷底。但是此部电影没有,言言图他人好、人实诚、人本分,而这些就够了。

可是,换做现实,当一个人都笨到低于社会基本线,那作为他女朋友需要面临得是怎样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底线,作为男友的他如何给予女友安全感,如何保护她.

04

在社会上,作为笨好人,是对社会没危害对个人又不构成威胁,大家都愿意伸出善意的手去帮一把拉一把。

在影片中,大家对朱泰朗都没有恶意,都愿意特殊的去照顾他。而让人特别能注意到的就是朱泰朗的朋友程哥,他算的上是社会中的人生赢家,他是懂得利用社会“潜规则”的聪明人,他有不同的思维见解。

在朱泰朗遇到人生瓶颈时,是程哥教朱泰朗去跑步发泄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得到良好反应,但作为学校讲究的是应试教育,他的教学虽然得不到老师们的认可,却拉近学生们的关系。

遇到了学生的好人好事,程哥还特意安排朱泰朗上直播节目,这是一个让朱泰朗虽不能一举成名,但至少可以在工作圈和生活圈大大的提高人气,为以后的生活之路打开方便的大门。

但在未得知好人好事弄错时,那些曾看不起,不认同的老师们都簇拥而上给予友好的赞许,镜头将这些人框在镜中,喜悦、笑脸、簇拥包围着朱泰朗,似乎一件小小的事就此改变他一直处于低迷的境遇,而脸上也露出久违的喜悦与幸福感。

可好久景不长,在得知好人好事弄错了,朱泰朗告诉程哥,而程哥在这之前早已帮他完美处理,还是被朱泰朗搞砸了,还搞砸了他跟程哥之间的关系。

许多人都不理解他的“愚笨”,一切问题都不攻自破,为何还要再起事端呢?

是的,没有人故意为难朱泰朗,但他还是过不去心理的坎,找不到人生的出路。

看着他又笨又好气,看着他骑着摩托车那孤独即“丧”的背影,真的想把他从摩托车上扯下来大喊一声:“你是来搞笑的吗?”但仔细一想,他真的是一个好人,好老师。他只是没有办法适应社会这套法则,他变不了程哥,他违背不了心里的底线。

05

原以为生活跌倒谷底,却一切又峰回路转,善良的人还是会被这个社会温柔以待。

一个场景,朱泰朗去超市买东西出来,骑在小摩托车上,小摩托却突然打不然,而这时一个拿着香蕉的人,递给了他一根香蕉,在疑惑、质疑几秒后,他还是勇敢地接过那根香蕉,剥开香蕉吃了起来,送香蕉的人才满意的离开,继续向陌生人送香蕉,可是一路竟没有人敢去接那份来自陌生人馈赠的好意。

这个社会怎么呢?人们都在包裹自己,提防身边人,心与心建立起了屏障,只要不越界,就不会受伤。其实这样的心理,往往错失了太多的信任与美好的尝试。

而朱泰朗在吃完香蕉后,小摩托突然能打然了,糟糕的事瞬间消失了。正如导演宋灏霖说:“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有时懵懵懂懂,有时惯性使然,并不是想好了才去做,而是有意思的,正是稀里糊涂的过程中,某些瞬间会让我们突然惊醒,看见许久不见的自己”。

这个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坏。心与心之间就会多一份爱意,多一份执着,多一份感动。

这部电影之所以好看,就是真切的演绎出现实生活小人物的真实写照,也折射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微妙演变,心与心的靠近,便会拥有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你可能感兴趣的:(《猪太郎的夏天》 : 这部治愈片,真的“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