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恐怖番最恐怖的,就是莫名其妙地吃了一堆狗粮

又到每周六的「三三马克 Sansan's Mark」栏目。给新朋友们简单介绍下,这个栏目定位如其名 —— 为周末生活提供姿势,不管看不看,先马了再说。

关于周末干什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失格,但别失逼格。”我们会为大家推荐私藏的书影音番剧游戏,希望你们喜欢。

周末愉快!

7月新番都已经陆续上线,除了极度贫穷的性转女装大佬番《后街女孩》,这部由同名 ADV(日式冒险)恐怖游戏改编的《杀戮天使(Angels of Death)》也值得一看。

话先说在前头,虽然披着恐怖的外皮,但它其实就是部狗粮番,还是甜死人不偿命的那种。

以下会有现已放出的动画前两话的轻微剧透

原作是正统的日系恐怖风格,背景故事和出场角色的设定也是怎么奇葩怎么来:少女 Ray 醒来时,被告知自己成了某游戏的活祭品,为了活下去,她需要顺次通过六个楼层,并从可以在自己的楼层内肆意杀戮的“层主”手中死里逃生。

比如 B6 层就有我们的男主——无差别连续杀人鬼 Zack 、B5 层有挖病人眼珠子当美瞳使的 Danny 医生、B4 层有“爱她就给她挖个坟埋了”的造墓人 Eddie……总之放到现实生活中,都是些实打实的反社会型精神病患者。

当然,我们的 Ray 也不是什么傻白甜。在动画第一话中,她就用针线把小鸟的碎尸缝在了一起(……)。

在得知自己父母双亡后,她认为自己不被允许活着,就以“请杀掉我”为条件和 Zack 做了约定,在密闭的地下大楼里开启了他们的逃亡之旅。


Ray:“我有个请求……拜托你,杀了我。”

Zack:“如果你帮我从这里逃出去,到那时我就会杀了你。”


女主 Ray 一心寻死,却又拒绝自杀,说“神不允许我这样做”;男主 Zack 杀人如麻,却又说自己是“靠谱的成年男性”,对一脸死相的人偶不感兴趣。

不得不说,现在日系恐怖故事的主角可真的是不好当,一个比一个心理扭曲,还得有精神洁癖。

不过抛开这些中二台词和逻辑硬伤,这对脑回路清奇的 cp 所发的糖可以说是甜到腻,男子汉气概 max 的 Zack 更是时不时演一出实力护妻。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某次情况危急时的真情流露(?),简直苏到人心里去:“你可不要想被随便杀掉啊!……这栋大楼里,有很多想杀你的家伙啊!……但是,你绝对会由我来杀!”

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但手里的 ZR 党(Zack × Ray)彩旗已经高高扬起。

前两话看下来,动画不再以惊悚悬疑色彩浓重的推理解谜为主,而是更侧重于对 Zack 和 Ray 之间 cp 感的刻画。恐怖气氛的营造也相对弱化,就连原作党公认是童年噩梦的 Danny 医生,也在配合满屏的“8 v 0”弹幕食用下,让人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所以相较于胆子比较小的朋友,最近刚经历过情感挫折的苦情男女,或是根本不配经历情感挫折的母胎单身们,似乎更应该要含泪谨慎观看。

麻烦哪位弹幕大神能在第三话放出时抢先做个“前方高甜预警”?在此就先谢过了。

7月,又到了每年的入职季。借着这波入职高峰,向大家介绍一部由韩国良心电视台 TVN 在2014年推出的一部职场剧——《未生》。

“未生”原本是一种围棋用语,指还没有确定生死的棋子,棋手可以将它做活,也可以放弃它转而争取其他利益。

在这部剧里,未生的棋子就变成对主角们的一种比喻:作为不是那么重要的实习生,就如同一颗无关紧要的棋子,生死完全由操纵棋局的棋手掌握。

看这部剧会上瘾,里面有很多职场金句,简直就是一集一碗毒鸡汤。

当本剧的主角,26岁的张格莱怀揣着一张技能无、学历无的空白简历来到公司时,部门主管质问他“你能卖给我你的什么东西?”张格莱给出的答案是“我的努力”。乍听之下是真诚恳切的回答,但是部门主管立马反驳他:“到处都是努力工作的上班族,所以你卖的东西,我不要。”

主管无法认同张格莱,同期的实习生也非常排挤他,唯一一次向他献殷勤,是因为要分组考核,而跟什么都不会的他同组,能最大程度地突出自己。

撕开这些 drama 的职场厚黑学外衣,《未生》其实是一部特别贴合职场人内心的良心好剧。

所有故事都围绕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展开,迷惘、疲惫、纠结、痛苦,都在这方寸之间周转,但又不乏温暖与抚慰。

故事到最后并没有迎来一个标准的合家欢结尾,有人留下,也有人离开,但正因为如此,《未生》才拥有了因真实而打动人心的力量。

今天推荐寺山修司的随笔集《扔掉书本上街去》。中译本去年才正式出版,尽管其中的文字写于上世纪,但今天读来仍然鲜活有趣,不觉得过时。

寺山修司是日本著名剧作家,诗人,鬼才导演、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这一长串的标签贴下来,很容易让人对其作品望而生畏。寺山修司的电影风格也确实荒诞不经,很多实验片的尺度和情节甚至让大众难以接受。

就这本书而言,依旧保留着前卫和先锋的气质,但观点又不至于让人觉得惊世骇俗。

它更像是记录了寺山修司关于现代生活、关于人生一些大胆、有趣的脑洞和反思。

比如书中提到过一个名词,单一奢华主义者。举个例子是“有的人可以连续三天只靠面包和一罐牛奶度日,第四天却踏进了马克西姆西餐厅”。

寺山修司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若把金钱均衡地使用在服装、住宿和饮食上,自己便会一下子混同到无差别的‘乌龟’群体之中。所以我们才会选择能够体现自己存在的对象,把财力集中用到它上面去。”

当然,寺山修司支持人们当单一奢华主义者,因为其对立面是平衡主义者——将后半生规划得井井有条,一眼能望到底,不存在任何惊喜,任何意外。

而现代社会本身,已经像一个“忽视人性的传送带”,只有某些看似反叛的举动,才能在传送带上“打个钉子那么大的孔”,改善一点透气性。

“要是提前知道了明天发生什么事,谁还有兴趣活到明天!”

书中除了一部分与马彩相关的叙述容易读得似懂非懂,其他大部分内容都非常生动,读起来很顺畅,关于寻找自我和保持个性的思考尤为动人。 

安利这个游戏完全是因为画风和音乐。但与其说这是一款游戏,不如说它是体验式的视觉小说。

这是游戏制作者在失恋之后花了三年做出的游戏。“这里边包含了我对失恋心痛所有想表达的东西,希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我的痛苦。”

整个游戏都带着一种灰丧的情绪,试图把人带入到失恋者的世界。

游戏玩起来很孤独。每天一个人在房间里醒来,坐在床边发呆,穿上衣服,喝咖啡,在桌边坐一会,抽根烟,然后出门走走,在没有人的城市里游荡。

游戏里可以做的事就是选择向左走或是向右走。此外还有一个时钟,长按就会回到过去恋爱时的场景,一松手就会回到冰冷的现实。

游戏的出发点就是漫无目的。时间无法倒退,只能在脑海中去搜寻那些美好的记忆。一起看过的落日,一起去过的电影院,一起喝过酒的小酒馆……

失恋之后的出口在哪里?是追逐恋人,活在回忆里,还是留在回地,走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又或者是离开,去寻找新的生活。制作者给出了三种结局。

游戏的可玩性低,但体会主角的心境才是这个游戏的要义。失恋过的可以体验一番。没失恋过的可以等着失恋再来玩。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恐怖番最恐怖的,就是莫名其妙地吃了一堆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