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热线中的反移情

说起来,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好几天,但到现心里还隐隐地不舒服。总是想弄明白这种不耐烦从何处而来?是自己有类似的“早年创伤”还未触及与修复?还是仅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愤怒,又无力。当然,这其中还参杂着些许的内疚。

每周的值班是固定的时间,可就在上周,突发的与以往有点不太一样。从接班后,到凌晨时分,热线没断过。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心理咨询行业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咨询成本也随之降低不少,门槛的降低,需求量在疫情,各类自然灾害面前,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也愈发的凸显。

而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在外人看起来,是一个很光鲜,很有令人尊敬的。但是,真正从业后才体会到,这是一个需要极大心理能量,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对专业技能和人生经验,都有着很高要求的职业。

那天晚上,刚接起热线电话,一听到电话里的声音,心里就不由的警觉起来。熟悉的语调,老声长谈的故事,仔细的核查与辨别,确定就是以前接待过的那位女士。有一段时间,她拨打热线非常频繁,多位老师都反应过她的情况,而且基调都很相似。后来负责人也向领导汇报了,最终向各位老师建议了统一的话术,再后来,她就很少拨打了,沉寂大概有半年多。

这次再次遇到她,可能因为有了先前的“刻板印象”(该来访被评估为有“人格障碍”倾向)。所以,接听她的电话时,格外的小心。

这一次,很奇怪的是,从刚开始倾听她的描述时,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反移情反应,比如:不耐烦、内心的无法升起同情怜悯感,特别想对方快点挂断电话……因为,她的负能量实在太强大了,就好像生活在黑黢黢的隧道中,生命的列车前行中,几乎看不到一点点的亮光……生活如此令人窒息,甚至绝望!

回应她的每句话,几乎都被生生堵死。而这是她的生活,一个无解题。对心理问题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人格障碍问题属于精神类疾病,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而人格障碍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短则三五年,长则就不好说了。

“偏执不可说服,情绪波动大(正负极两极如在冰山里火海穿梭)”,是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而此位来访,还带有比较明显的抑郁问题,她的内心充斥着太太多的委屈。但是说委屈吧,你共情她吧,她会说“没用的,老师”,“老师,我不想听你说这些”。只要说到改变,说到当前的境遇是否有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时,她会毫不犹豫的否定、拒绝。

所以,接听电话的整个过程,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煎熬”。面对不断的被拒绝,被否定,作为咨询师的我真的混乱了了。开始怀疑自我,质疑人生……

“难道是我能力不够,没法共情到她?”是不是我太缺乏同理心?“但是,当对方说到,上周一位老师可以共情到她,理解她的不容易时,她几度哽咽。是的,她被那位老师的话温暖到了。对,是温暖,这个在她的生命早年极其匮乏的词。

之后,她果断的挂机。而我,还没来得及回应,就陷入但了深深的自责与自我反思中。有一点她说的很对,我没有真正“共情”到她。从何时起,我作为咨询师的“中立”位置已经偏移了?我好像在听,但又似乎没有听到心里去。

在以前的督导课上,曾经有多位老师讲到过关于人格障碍的专题。尤其老师在谈到“共情”一词时,特别说到,只有当咨询师带着好奇之心,真正走入来访者的成长轨迹中去,才会真正理解她/他为什么成为了当前的样子,而不是其他人那样。于是,你不在乎带着“眼镜”去看他/她,而是他/她原原本本的样子,看到心中的善良。这时候,咨询技术也才真正能发挥作用。

生活在继续,对有的人而言,前途似锦,未来可期。而对有的人而言,明日只是对昨日和今日的重复,是徒劳的挣扎。心理热线毕竟不同于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帮助也非常有限。但是,真心的希望那一刻能温暖、支持到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热线中的反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