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你关注过吗?孩子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父母的有效教养。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方式。不同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随着身体的逐渐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建立自己的人格。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长大,心理问题可能出现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阶段。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一般有哪些表现呢?
1、过快的对陌生人表示出友好,或不加选择的对陌生人表达感情。比如孩子对网上认识的陌生人侃侃而谈,不设防,问什么说什么,没有防备意识。
2、依恋障碍:离开家或与父母分开后不断抱怨,夸大悲伤,如恳求回家,要求去见父母或打电话。
那么,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因素有哪些呢?
1、家庭关系不那么“民主”,孩子不允许表达他的攻击。
2、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孩子畏惧困难。家庭温柔的陷阱,特别是隔代亲,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遇到挫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如果家长轻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当下,孩子的未来也将会受到难以预估的影响。
1、强迫性格: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
2、心理不健康的孩子,长大后看起来更老。一项研究表明,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年轻人,在中年时会患更多的慢性病,而且各项特征显示出他们“更老”。
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因复杂,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建议,但可以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正确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身心良好健康发展呢?
1、“孩子,我多想你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影响我对你的爱。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做错的事情,我们就要承担责任,并且想办法去补救。而这个过程,我会陪你一起去面对。”
2、如果发现孩子总爱眨眼,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责骂或强行阻止,而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减少批评,用温和的语气和坚决的态度告诉他这么做不好,而且老眨眼会很丑,让孩子慢慢改掉。
3、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少年时期起,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能够进行自我估价、自我检查与自我督促,也能够基本正确地评价他人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身体会在短时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会不断成长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那么就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重视,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学校师生关系、居家环境等方面系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