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肯进教室的学生》有感

“不进班的学生”是当下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欲知故乡事,必到故乡行”,探讨其背后存在的原因,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要素。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教育智慧,甚至教育情怀的体现,爱孩子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爱孩子就要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表达,你孩子平等沟通,召开班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才会实施有效的教育。

面对孩子不进班的情况,我们更要蹲下身子,富有爱心,富有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表达,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实现和他们的平等对话,让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在我们的面前展露无余,有投入就会有回报,有清风就会换得细雨,了解观察工作做得深,观察工作做得细,谈话谈得入心,教育的效果就会水到渠成。

优秀学生的习惯是相似的,后进生却各有各的原因:有的孩子生性孤僻,需要我们爱的无私浇灌,需要关爱的长久滋润;有的孩子长期和长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一起,隔代亲的缘故,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骄纵蛮恨,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独来独往,耐心的教育和强硬的措施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孩子家庭困难,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长大,自卑怯懦,始终自觉低人一等,性格与他人格格不入,融入不到大环境中,产生分离焦虑势在难免,让他们实时的参与班级活动,分配给他们一定的角色,及时的给予他们积极性的评价,温馨班级的环境,开展一些主题教育,观看一些彼此温馨关爱的电影,创设温馨舒适的班级氛围,都会使孩子尽早的融入到班级之中来。

观察了解要细,教育关心要深,谈话关爱要平,对症下药要准,环境塑造要温,教育效果定胜。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不肯进教室的学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