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和鱼香肉丝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链接,可在公众号留言参与互动。
“你好七月”是个70后 ,一个孩子气的北京老爷们儿
网友“七月哥”的分享让我略感意外,一来是我们素未谋面,并没那么熟悉,二来是写作这个事情,时间的确可长可短,所以实话讲,并没有做过多程式化的时间表和预期。
已为人父的他是一个70后,双子座,说话直来直去,很ge(三声),他自我评价是有点精神分裂,但依旧是个很可爱的人。他和我说,文字中有关对“天津人”的看法,会让人觉得有点地域歧视,如果介意,可以不用这篇文章。
因此,我特意给几个天津的朋友看了看,大家看了,也觉得他的说法虽不中听,但孩子气十足,乐不可支。于是我反馈给他,他还特别再三问了我,是否真的给天津的朋友看了,我说是真的。
“鱼香肉丝”这道菜有点甜,实际并不属于我的家乡味道,第一次尝到的时候,不适应,也颇抵触。就像第一次吃朝鲜冷面,那个酸爽,结果就是只尝了一口,整碗都被我倒掉了~。因为我的味觉记忆里,菜只有酸、辣、咸。所以至今我也执拗地对个别甜口的菜,譬如“加了糖的西红柿炒鸡蛋”敬而远之,哪怕我对菜肴的口味已经变化了很多。如今,已是2020年,在世上走了那么久,很多东西都不再是原来的模样,菜肴也是如此,改变从未停止。
读“七月哥”的这篇文章的时候,最后看到他那句“不知道 到哪里寻找回来对鱼香肉丝的期许 或者说对生活的期许…”,鼻子有点酸酸的,人都一样,有的喜欢炸酱面,有的喜欢茴香馅儿包子,有的喜欢辣子鸡丁,有的喜欢酱肘子,即使某天尝遍五湖四海,满汉全席。有些味道像在心底扎了根儿,一生都无法得忘,但又真的会再难找到。
最后,介绍下“七月哥”,一个至今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的“幸运儿”。用他介绍自己的话说,“几乎享受到中国发展带来的一切美好,没有饿过肚子,没有为上学发过愁,没有为找工作的焦虑,没有摇号的期盼与失望,没有沉重的房屋贷款…混迹过国营企业、也选择过外企办事处、现在私人企业里帮忙。不同的工作环境缔造了不同的工作目的。工作22年,只有在最先的两年中打卡。“是不是真的幸运到让人羡慕、嫉妒、恨?
读完“你好七月”的文字,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他一定能看得到~
关于鱼香肉丝
写在前面:网友熊猫说可以写个小文记录一下自己,想想自己已经有超过10年没有为了记录自己而写文章… 核心的原因是拥有了微信、和可以记录视频内容的快手(尽管我还没有发布一条短视频)。随手的碎片记录已经取代了集中整合总结,这或许就是我们的进步。应该感谢进步带来的生活变化,从物质到精神。但是,那些被遗忘的东西,是否也该抱怨甚至憎恨呢?没有办法辨别清楚,什么该摒弃,什么该继承…
鱼香肉丝在北京-历久弥新的记忆
第一次听到“鱼香肉丝”这个词,是从小学罗姓女同学的口中,那是80年或者更晚一点。我是个生于70年代中的幸运儿。关于幸运儿的事情,以后会找时间再说。“我妈昨天做了鱼香肉丝,特好吃,好多好多胡萝卜丝…”罗姓女孩说… 从那时候我的认知就是鱼香肉丝等于炒胡萝卜丝。当时,完全没有意识“鱼香”是香味像鱼肉一样的意思,只是思考胡萝卜丝怎么炒的有肉丝的味道。
其实,作为70年代生人的我基本没有太多对肉丝的向往,或许是记忆的丧失,或许是压根不知道肉丝的美味。在记忆里,最好的味道是酱油,因此酱油拌冷饭是半夜唯一的牙祭,当然加上几滴香油那就更完美了。今天去超市,各种细分的酱油让我无从下手,傻傻分不清哪一个是用来拌冷饭的,不知哪一天开始,酱油拌冷饭便从我菜单的选项中消失。
鱼香肉丝倒是一直伴随我超过30年,核心的食材从胡萝卜变成了里脊丝,但是关注点已经从“鱼味”转移到郫县豆瓣酱是不是够味,红油是不是明亮。
小学毕业前,父亲的单位分了新房,全家或者分到房子的家庭一下子就走进新时代。全新的家具包括一张纯铜床头的席梦思双人床和后来才知道表面用纸质贴面装饰的组合家具。当然还有我妈的第一条18K的金项链。我知道不是当时制金手艺不行,是兜里的钱包不够硬。金项链是在前门大栅栏买的,自然午饭也是在这里解决。我是个有特色的生在北京的孩子,坚决不吃铜锅涮羊肉,于是我被留在一个提供米饭炒菜的小饭馆,父母去了隔壁的涮肉馆。大大的鱼盘,满满的,没有鱼的鱼香肉丝和一碗白饭。
那时候,社会安全真是好,吃饱了的我还可以四处溜达一下,那里叫“前门大栅栏”,一个人山人海的商业街。
鱼香肉丝的神秘感慢慢褪去是上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学校的午餐实在是一般,加之生活标准的提升与物美价廉的小馆子遍布学校四周,我第一次走进后厨蹲在炉台旁边吃着鱼香胡萝卜青椒肉丝,味道已经不记得了。小饭店是小姐妹两个人开的,其实岁数也大不了我几岁。由于人长得帅,又经常光顾,小姐妹对我态度特别好。想想,她们似乎也没有对谁不热情。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鱼香胡萝卜青椒肉丝的汤汁比较浓适合拌饭。
鱼香肉丝在天津-有一种真情流露叫“爱恨交加”
作为生在北京的我,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毕竟没有晚自习就可以考上外地大学。大学在天津。天津人给我的印象非常差,知道么,不是差,是非常差。希望看到文章的天津人不要找我理论。因为理论也没用。
在天津,鱼香肉丝的印象是,肉丝是用鸡肉,天津的回民餐厅很多,说实话,天津给我的好印象只有,砂锅丸子、糖油饼和煎饼果子。三十几岁的时候,我曾经半夜10点开车去天津鞍山道买套煎饼,去八里台吃个砂锅。
这几年去天津,吸引我的是Indigo的德国建筑及旁边民居里的绿豆面煎饼和水上公园边的砂锅,砂锅里不再是冬瓜丸子而是棕红色的蚝油汤汁。生活真的好起来,再也不用看菜单图片之外的信息了。
如果有机会再选大学城市,我不会排斥天津,毕竟早点和夜宵还是非常丰富的。
鱼香肉丝在成都-美味和场景无关,飞机餐也有迷人的一刻
工作的前两年是我人生的巅峰,负责“神州一号”某个零件的某个分支部件的生产工艺工作。二十年后在某游泳池偶遇当年的工艺组班长,感觉他老了,就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工作后第四年,公司的销售会被安排在成都。那时候还得到一个水晶天鹅作为会议纪念品。紫色或叫藕荷色,亮亮的。会议被安排在腊月二十五。那天,我的人生第二次达到巅峰。一早北京飞长春,那时长春的机场还在市中心,开了会、发了钱、拿了合同,下午两点飞回北京,顺便吃了第二份飞机餐。下午六点北京-成都,落地后不是火锅串串而是一份干炒牛河。虽然一天三餐CA航,还是将牛河一股脑吃掉,毕竟一份九十八元。补充一句,在后续的两年飞行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CA航。偶遇川航的鱼香肉丝餐,也再也没有找回感觉。
会议结束的庆功餐的火锅是皇城老妈,其实在北京已经吃过了,除了贵就是贵,煮不老的牛肉挺好吃的。
有了第一次,成都似乎成了经常造访的城市。彪哥是个老四川人,会带我吃去“苍蝇”馆子,还特意吃了鱼香肉丝。
印象深的是在皇冠假日酒店后街边的小店,据说锅盔特出名,我喜欢吃夫妻肺片锅盔。由于每次去成都都住这个酒店,因此这个馆子也吃了很多次,笋是青笋切的很细,红油很亮,肉丝不多,但是总体味道不错,关键是便宜。大大的鱼盘十几元。到此,鱼香肉丝滋味的期许已经完全没有了。
鱼香肉丝的如今-再也找不到那时的味道
再一次注意到鱼香肉丝是因为公司搬家和川菜馆子官府化。从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路搬到东二环北端,距离四川会馆一步之遥。那一年2006年距离我离开这个公司已经很近了。公司的员工收入颇丰,因此午餐解决基本是周围五星级的大馆子。以后来因“福寿螺”事件走下神坛的川菜馆子和四川会馆为多。菜品精致,鱼盘变成了硕大的圆盘,鲜花与其他配物是不可缺少的。这种诗意摆盘被很多餐厅选用,以大董创造力最佳。九十八元的精品鱼香肉丝被同事们诟病,但是仍然没有阻止其出现在餐桌上。肉丝还是肉丝、鱼香还是鱼香,但是这盘鱼香肉丝被加上松茸丝后飞天了。味道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它的汤汁再也不需要用来拌饭了。
2008年八月,离开了那个极具弹性的跳板,散伙饭被安排在四川会馆,坐在鸟笼一样的座椅里点了精品鱼香肉丝。
第二个为之努力七年的公司在汉威大厦,公司不大但韧性很足。工作从负责华北提升到全中国,鱼香肉丝虽然不是必点菜也吃了不少,但是味道已经没有味道了。
不知道 到哪里寻找回来对鱼香肉丝的期许 或者说对生活的期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