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3-子贡的小心思

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

《论语》原【第06雍也篇第30则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杨伯峻译文】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钱穆译文】子贡说:“如有人,能对民众广博施与和救济,这如何呢?可算是仁了吧?”先生说:“这那里是仁的事?必要等待圣人吧。尧舜还怕感到力量不足呀!仁者,只要自己想立,便也帮助人能立。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人能达。能在切近处把来相譬,这就可说是仁的方向了。”

【李泽厚译文】子贡说:“如果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从而能够普遍救济群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吗?”孔子说:“这哪里只是仁,应该是圣了。连尧、舜都难做到。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起来,就帮助别人站起来;自己想开拓发展,就帮助别人开拓发展。从近处做起,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子贡说:“……”孔子说:“……”

【游梦僧意译】子贡说:“……”孔子说:“……”


【详解】本文,先不对具体字词作解读,咱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子贡会问这个问题。

 

本文纯粹探讨子贡问问题的心思,而不对具体字句作解读,所以上面显示“游梦僧直译”为省略号。具体的解读,咱在下一文再开展。

 

《论语》里的人物个性都很鲜明的,问的问题也很贴近发问者的身世背景。比如口齿伶俐的宰我喜欢问怪问题;曾子则喜欢发感叹;子路冲动而心直口快……


首先,本僧先赞一下杨伯峻杨老先生,对“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解读是很准确的。其他两位非把两种能力解读成一种能力(多数解论者都是这样),错得很离谱


“有博”指的是财富之多;“能”是指才能之强。有人财富之多,可以通过“财布施”来行仁;有人能力之强,可以通过“法布施”(这里的“法”是指佛法,咱引之为“能力”。“财布施”和“法布施”都是佛学用语,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去了解一下)来行仁。


因为这句话,是由子贡说的,咱就拿他的经历来解读,通过解读,你就可以知道子贡为什么会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了。


子贡: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人。善雄辩,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其言语排第二。


子贡经商头脑发达,被称之为“儒商之祖”“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孔子就称赞过他的经商能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见《论语》【11先进篇19】)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子贡在拜孔子为师之前,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大富商。从这一点来说,子贡要做到“有博施于民”只在于一念之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财富丰厚。


子贡来拜孔子为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学礼、学道,以提升能力!有人可能会说:“他不是因为有才能,才经商发达的吗?那不就是‘有才’了吗?不就可以‘能济众’了吗?”


有经商头脑,可以发财,再通过财富帮助人,那转了一圈,还不是“有博施于民”!但向孔子学习,可以知礼懂政,提高治政能力,方能为官,造福一方。而且,事实也证明,子贡通过拜孔子为师,习得非凡的政治才能,最后做到鲁、卫两国的国相。(《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评价子贡的话中就有“常相鲁、卫”)。


而且,在《论语》中,子贡治政能力,也是受到孔子的肯定的——子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子贡通达,对于从政有什么难的!孔安国曰:“达谓通於物理。”)

 

由上可知,子贡是大人才,既是经商之能手,又是治世之能臣。这样的能力,在拜孔子为师期间,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既有能力做到“有博施于民”,又有能力做到“能济众”,孔子的诸多弟子中,子贡无疑是“独领风骚”的!

 

正因为子贡有这样的实力——财丰才高,所以他才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我们举一个幼儿园的事例来说明子贡的心理:老师说:“我最喜欢勤快的孩子了!”幼儿甲平时就常常帮助老师做些小事情,他自然知道这就是勤快,他会大声问老师:“老师,能帮大人干活,就是勤快了吧?”老师说:“对对,你就很勤快。”


大家可以细细地口味一下这个孩子心里的甜。


当子贡听到老师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何止于仁,必定是圣了吧!)心里的快乐是跟那孩子一样的。


子贡的小心思,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本僧对子贡的心理解读,读者可能还是将信将疑。这样,如果我说:“子贡问完这个问题,老师给予肯定的回答之后,子贡又问了一个问题‘赐也何如?’”你又作何感想呢——


【05公冶长篇0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先问“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否称之为“仁”,待到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到最后,自己再问:“老师你觉得我怎么样?”


子贡意思就是说:“老师你觉得我能做得到‘有博施于民和能济众’而成仁吗?”


先抛出一个必定会被赞许肯定的、自己又可以做到的能力的问题,得到肯定后,再问“你觉得我怎么样呢?”


从这一点,也说明,子贡喜欢“方人”,即比方自己与他人,特别是古之贤人。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中,已经说了:“这何止仁,必然为圣了!连尧、舜这样的圣人犹以之为难事。”如果孔子再给子贡的“赐也何如”这个问题给予肯定,那他子贡可就是与尧、舜这样的圣人并驾齐驱、不相上下了。


《论语》【14宪问篇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综上所述,子贡是满怀期待地提这个问题的,洋洋自得之情表露无遗。


好了,对于子贡此问的小心思,咱解读到这里,大家可以好好的意会意会。下一文,咱将详细地解读本章的字句,有些字词将会突破惯有的解读,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给你拼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论语》全景图,谢谢!

 

06雍也篇第30则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游梦僧直译】子贡说:“……”孔子说:“……”

【游梦僧意译】子贡说:“……”孔子说:“……”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1-立论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2-损有馀而补不足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3-破解“有马十乘”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4-你所错认的“惠”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4(续)-子产之贤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5-管仲秒杀召忽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6-破解“被发左衽”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7-生死无我唯仁是从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8-当仁不让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9-至死方休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0-辨识“欺”与“罔”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1-孔子突发抽风?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2-朱熹的怪论 -

你可能感兴趣的:(《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3-子贡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