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情感的“冰箱妈妈”

文/深柳读书

幸运的人用童年疗愈一生的伤痛,而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疗愈童年的伤痛。

在“教子有方”的一次课堂上,有一个分享环节,小组学员分组讨论: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最融洽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小爱一直默默不语,明显感觉到她心里积压了很多的情绪。

我把手轻轻地搭在她紧握的双手上,她一下子把心中的“小孩”释放出来了,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趴在桌子上嘤嘤地哭得像一个4岁的孩子。 我紧紧地拥抱她,安静地等她把情绪释放出来,慢慢地她的情绪平复下来后,给大家讲述了她的故事。

小爱说:“在我的印象里,我妈妈就没有抱过我,我也从来没有在妈妈怀里撒过娇。妈妈很忙碌,家里地里的活全靠她,我跟奶奶住。妈妈很严肃,面无表情,总是猜不透她是开心还是难过,其实我也有点怕她。但是妈妈很坚强,我也从来没见她哭过,她总是默默地做事。”

小爱擦擦眼泪继续说:“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很像我妈,我也不会爱孩子,孩子也不亲近我。老公总是埋怨我不会像人家的妈妈那样教孩子。”

台湾作家许皓宜在她的《与父母和解》一书中,把这种令人猜不透的母亲称为“冰箱母亲”。

一般来说,冰箱母亲有两种:一种是冷冻功能极佳,习惯隐藏情感,常面无表情;另一种则会不经意的漏电,默默流泪却无法言语。

隐藏情感的冰箱母亲,会使一种孩子花许多的心思去解读、讨好母亲,为了让母亲开心,孩子也就“练就了讨好别人”的绝话。另一种孩子,默默的远离母亲,慢慢的长成像母亲一样的性格。就像咱们前边说的小爱一样,能感受痛苦却不知为什么痛苦,童年缺失的爱,直到成年,内心的小孩还是那么的无助和彷徨。

幸亏小爱能够在感受到痛苦无助时,主动去学习,提升自己自我觉醒的能力。拥抱内心的“小孩”,原谅自己:面对童年时期那些被“冷冻”的时刻,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而无能为力。

导师给小爱布置的作业就是,每天练习拥抱自己的孩子和母亲,主动和母亲聊,寻找母亲冰冷的原因,帮助母亲走出冰冷的困境中,和母亲和解。

两个多月后,教子有方课程结束,小爱主动拥抱了我们每一个学员,大胆地上台给大家分享了他们家“温暖的抱抱”。

妈妈脸上的微笑是这个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她会滋养着每一个孩子成长为坚强勇敢、自信的模样

妈妈的微笑是最灿烂的阳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藏情感的“冰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