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弧·抛物线两端的美国和中国》读书笔记

第一章 帝国前史:老欧洲的没落与美国的崛起

  • 表面上,美国的确没有一块海外殖民地,但它却把全球的资源和产品乃至全球贸易都纳入了用美元结算的体系;
  • 它也的确没有公开掠夺过别国的资源和产品,但它用几乎没有成本的“绿纸”交换这些资源和产品,这无异于“隐形的”掠夺;
  • 它也没有驱使和奴役别国的民众去美国为美国直接打工,但它却通过制造业转移,把美国人眼中的那些“垃圾产业”、“夕阳产业”统统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实现了间接的“驱使和奴役”,它自己却不用承担管理和统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本,当然也不用面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劳资纠纷、反抗和敌意,而帝国之利,却一份未少。

美元霸权(美元体制)

已经为人类的经济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此前一切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即金融文明形态。它在最近40多年里,成功地把世界各国的货币都变成了美元的附属品,用美国的信用创造的信用控制了人类的交易模式,同时也就深度地控制了人类的生产模式——一切生产都用美元计价,从而最终也就表达为为美元而产。正是这一结果深刻的改变了也构成了我们当下的文明。

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1. 古希腊文明
  2. 古罗马文明
  3. 贸易文明
  4. 金融文明

文明的本质: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宗文明,都是某一帝国为一己私利制造出来的获利工具。同时也是被其覆盖的国家屈从于帝国中心权利的生存乃至生活方式。

战争胜败的关键要素:

包括战场之外双方的

  • 人力资源
  • 物质资源
  • 生产能力
  • 税收财政
  • 贸易水平
  • 信用创造
  • 盟友状况

现代战争的铁律

不是工业化程度,不是生产能力,而是战争金融能力决定战争的胜败。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战争金融能力,就是你的战争能力。你手中能弄到多少钱,将决定你能打多大规模、多长时间、多强烈度的战争。
战争是国际关系的最大颠覆者,也是债券与债务关系的颠覆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由大英帝国推进的贸易文明为标志的第一轮全球化结束了,而由美国人推进的金融文明为标志的第二轮全球化,还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才拉开大幕。

【思考与感悟】


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第一次尝试描述了金融与战争之间的关系,让个人对于战争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个层次,并且知道了美国的霸主地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存在着深刻的历史变革的因素。

人类文明的进化史,本质上是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推进的经济进化史。

从技术史角度看,过去一百年里,美国为这个时间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创新创造出了互联网、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一让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创新,将成为美国为自己准备的“帝国掘墓人”——互联网演变必然带来两大趋势性结果:“区中心化”和“去货币化”,不可避免地会伤及乃至剥夺美国的两大特权:政治霸权和货币霸权。

因为互联网的主要功能——信息共享,将使得信息垄断不复存在,起码将降至最低限度。这将不可逆转地消解一切权利,包括帝国霸权。各种原理就是:一切权利来自于信息垄断。信息垄断一旦打破,也就意味着权利的转移,而这一转移却是颠覆性的和不可逆转的。

第二章 金融殖民:纸币的历史逻辑和轨迹

金融殖民的重要历史事件:

  • 1944年7月,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全世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美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旷日持久,经济下行风险较大;“马歇尔计划”开始生效,欧洲经济出现强势复苏,法国等欧洲国家大量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储备锐减
    -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没捞到好处的沙特伙同欧佩克抬高油价,西方经济备受打击;时任美国财政部长会见沙特石油大臣,商量确定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

美国三大支柱:

  • 经济
  • 科技
  • 军事

战略金融体系

先有美元与石油挂钩,后有“全球化”。也就是说,所谓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美元全球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为此,美国在过去的40年里逐渐围绕美元完善自己的一套生存体系,我们不妨将其叫做战略金融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美元的全球化

全球产业大分工的本质

由美国人作为一方,全世界作为另一方。由美国人负责生产美元,而全世界负责生产用美元交换的商品,这就是美国人主导的全球产业大分工的本质。从此,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
美国用自己的金融体系,把全世界和美国仅仅捆绑在一起,这种由美国向世界输出美元 ,而世界向美国提供产品的交易模式,其结果就是全球财富快速向美国集中。

【思考与感悟】

其他国家的发展需要石油,而石油的交易需要美元,这样其他国家就会保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从而准备购买石油;买回来原材料就开始生产美国人需要的商品,并且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为美国买走,美国进口之后再以高价卖给普通民众,GDP增长就来自于此。其他国家的发展需要石油,而石油的交易需要美元,这样其他国家就会保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从而准备购买石油;买回来原材料就开始生产美国人需要的商品,并且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为美国买走,美国进口之后再以高价卖给普通民众,GDP增长就来自于此。

不得不感叹,老美这一招棋下得实在是高啊!但是由于美国的优势也是逐渐累积起来的,其他国家即使早先看出了“全球化”的本质,也不可避免地在这场“金融殖民”中要承受大量的损失。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自给自足,不过度依赖于任何一方,方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减少自身的损失。

第三章 金融魔杖: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

美国国家战略的目的-->维护美国在这个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维护美国在这个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延续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国家生存方式

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

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美国转移财富。

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

美国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就是金融生存。

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把它的所谓的垃圾产业、夕阳产业纷纷迁移到其他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包括中国,而让它自己70%的就业人口从事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保持美元霸权,就是保持美国生存方式——从它引以为傲的民主政治到紧急繁荣——的提前和支柱

40多年来,美国人在每次打开闸门放水一段时间之后,一般都会随之有一个降下闸门收窄流动性的过程。在开放放水与关闸收水之间,就会出现美元指数的涨跌,呈现出一个波峰浪鼓的美元周期律。

美国国家级别的金融投机的步骤:
其步骤无外乎交替使用做多和做空两大技巧:通过先右手输出美元“做多”——开闸泄洪,为某国或地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资金)(投资),催生这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再左手吸引资本“做空”——关闸断流,让那些先前受惠于美元充足供应的国家和地区,因突然的流动性不足出发危机,从而使其在繁荣期创造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于危机恐慌中向美国回流。
这种操控路数让美国从别国或地区的繁荣与萧条中多轮获利,且屡试不爽。

它总是在左手把美元撒出去的同时,再让右手把撒出去的美元通过国债和投资的方式收回来,由此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才能让美国人生存下去,所以美国人一定要保证资本回流到美国。
而要让资本回流到美国,美国直邮两个办法:

  1. 美国的经济面向好,有技术创新拉动的经济增长热点,吸引全球资本回流;
  2. 让其他地区的经济形势变糟,反衬美国经济相对较好,再顺便提高美元利率,加速资本快速回流。

美国熟练的利用美元指数周期律收货和聚敛全球的财富,主要依赖于以下三点:

  1. 美联储操控利率:“做大”或者“做空”
  2. 石油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脱钩,贸易结算采用美元为基准。
  3. 天下第一的军事实力,全球警察。

【思考与感悟】

40年前,中国还未全面对外开放之际,美国操纵美元周期律,多次实现财富的收割和聚敛,其手段驾轻就熟,对于中国的好处就是危机未能全面波及到中国;

但是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下,美国的这一手法也开始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是随着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稳定增长,美国让资本回流的手段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完成,于是他就会不间断地插手中国周边事务:中日钓鱼岛危机、中菲黄岩岛、中越“981”钻井平台,还有香港的“占中”事件等,都是美国在背后捣鬼。

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仍然萦绕耳畔:
>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硝烟背后:美国为何而战

从表面上看,两次伊拉克战争都和石油相关,但实际上主要和美元相关。因为只要在产油区打仗,油价就会上升,美元的需求也就会随之上升。如此一来,美国人就可以开动印钞机,加印更多的美元,从全球换回更多的实物财富。

现代战争的理念

如果我的投资环境不好而短期内又无法改变的话,那我就用战争把其他地方打得更坏,反衬出美国的相对好。

几个案例

  • 发动伊拉克战争看似为了石油,实则为了提高美元需求
  • 科索沃战争剑指欧元
  • 阿富汗反恐:打回全球资本对美国的信心
  • “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用战争快变量改变资本流

【思考与总结】

今天的美国是一个建立在纸币之上的帝国。要让这个帝国不坍塌,就必须要保证美元的霸权,为美元而战,这就是美国战争的全部秘密。

世纪之战:金融战与阴谋论

金融战

争夺资本和货币霸权,从而争夺一切以美元定价的财富的战争。

本质是为美元的货币霸权而战。

客观世界VS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如果我们看到某些客观事实与我们所学到的理论不一样,我们会去修正谁?是修正我们的理论,还是去修正客观事实?既有的理论和实事求是谁更重要?这才是问题的出发点和分歧点。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

在华尔街“绑架”美国和美国政府之前,美国和美国政府已经用美元体系“绑架”了全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帝国之弧·抛物线两端的美国和中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