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①。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
曰:“否。”
“有知(zhì)虑乎?”
曰:“否。”
“多闻识乎?”
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②。”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③,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yí)④,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⑤。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译文:
鲁国有意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我听了这个消息,高兴得睡不着。”公孙丑说:“乐正子刚强(有魄力)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说:“有聪明谋略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说:“见多识广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说:“那么,先生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
孟子说:“他这个人,喜欢听取善言。”公孙丑说:“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
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以此治理天下都还有余,何况治理鲁国?如果喜欢听取善言,那么四处的人都会从千里之外赶来把善言告诉他;如果不喜欢听取善言,那么人们就会模仿他说:‘呵呵,我早就知道了。’那种腔调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了。士人在千里之外止步不来,那么进谗言和当面奉承的人就会来了。与进谗言和当面奉承的人相处,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办得到吗?”
【注】①乐正子:复姓“乐正”,名克,为孟子的弟子。
②好善:据下文判断,应为乐闻善言。
③优:有余。
④訑訑(yí):一种自以为是、不愿听取他人善言的声音。
⑤距:同“拒”,拒绝。
12·14 陈子曰①:“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②,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译文:
陈子请教:“古代的君子要怎么样才出来做官?”
孟子说:“做官有三种情况,辞官也有三种情况。国君接待他非常恭敬而有礼,又准备照他所说的去实行,那就做官。国君的礼貌没有衰减,但是却不再照他所说的去做,那就辞官。其次,国君虽然没有照他所说的去做,但是仍然恭敬有礼地接待他,那就做官。一旦礼貌衰减了,就辞官。最下一等的情况是,早上没饭吃,晚上也没饭吃,饿得连大门都出不去,国君知道了,说:‘我在大政上不能实行他的主张,又不能听取他的言论,使他在我的国土上挨饿,对此我觉得可耻。’于是周济他。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求免于一死罢了。”
【注】①陈子:即陈臻,孟子的弟子。
②礼貌:礼节、态度。
12·15 孟子曰:“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①,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②,管夷吾举于士③,孙叔敖举于海④,百里奚举于市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⑥,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⑦。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⑧,而后作;征于色⑨,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⑩,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孟子说:“舜在田野之中兴起,傅说从筑墙的劳役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提拔出来,管仲从狱官手中被提拔出来, 孙叔敖从海边被提拔出来,百里奚从市场中被发现。所以,天准备把重大任务交付给这个人,一定要先折磨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尽他的体力,使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能如意,这样就可以震撼他的心思,坚忍他的性格,由此增加他所缺少的才干。人们总是犯了过错,才有机会改正;心意受限制,思虑受阻碍才会发愤振作;表现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会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没有遵守法度的大臣与辅佐君主的士人,在外没有敌对的国家与外患的威胁,那就迟早会灭亡。然后就可以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会导致灭亡的道理了。”
【注】①傅说(yuè):商王武丁的国相。相传曾为刑徒,在傅岩做版筑工匠,后被武丁梦见,举为国相。版筑:古人筑墙时,用两版相夹,实土其中,以杵筑之。
②胶鬲:殷纣时的贤人。曾因遭乱而以贩卖鱼盐为生,被周文王举荐于纣。
③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齐国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拥戴公子纠,公子纠失败后,管仲被齐桓公囚禁。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举用为相,辅助齐桓公称霸。士:狱官。管仲曾被囚禁,受狱官管制,所以称其“举于士”。
④孙叔敖:楚国人,曾隐居在海边,后被楚庄王举为令尹。
⑤百里奚:虞国人,后从虞国逃至楚国,传说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自卖为奴。后被秦穆公举为国相。
⑥拂:拂戾,违背。
⑦曾:同“增”。
⑧衡:同“横”,不顺。
⑨征:征验,表现。
⑩拂(bì)士:同“弼士”,辅弼的贤士。
12·16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教育的方法是很多的,我对一个人不屑于去教导,就已经是教导他了。”
今日学习:
1、“不教别人”也是一种教育?
孟子曾在《离娄下》中有过这么一句话:“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想去,其间不能以寸。”
意思其实就是孟子要把世上好的不好的人都拉扯起来,可以说是不抛弃不放弃的义务教育第一人。但在这一节里,他却又说“予不屑之教诲”,难道儒家先贤孟子,竟然也有不想带学生的时候?
这句话其实不能孤立来看。首先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在《告子下》中,有一个名为曹交的人前来咨询孟子,说自己有伟人的身高,为何没有伟人的能力?孟子摇摇头,发现这人不能教。因为他内心傲慢,把一切东西都归结于外在的条件。
从这一点,我们其实能窥见孟子教育的底层逻辑。孟子认为,教育是“令其自觉,促其养心”,最后都应该回归到认识、丰富和扩充自我,并对社会和世界有更深邃的洞见。而那些冷冰冰的知识,只是迈入学习门槛的第一步。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孟子拒绝教诲的曹交,他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不懂得反求诸己,还停留在对外物的追求上。所以,孟子不教他,反而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逼迫他们反省自我,退而思过。这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2、成年人的基本修养:不给别人讲生硬的道理
为什么大家会如此讨厌爱讲道理的人呢?
首先,道理总是干巴巴的。当一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他真正渴望的帮助无非是两种,要么是找到解决方法克服眼下的困难,要么就是寻求情感共鸣,大家能够一起哭哭笑笑,共同分担情绪。而道理,正因为它绝对正确,反而自带壁垒,阻碍了人与人的情感流动。
其次,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无论好的、坏的、圆满的还是遗憾的,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领导甚至其他长辈,他们作为过来人,的确能提前预知到一些未来的风险,所以他们想尽其所能帮年轻人避开路上的荆棘。但这么做,反而让我们失去生活的自主权。
当然了,如果这个道理应该讲,那我们绝不能退缩。我们讨厌的是讲道理的派头,是生硬又正确的“废话”,而那些真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生活经验,人人都是爱听的。这种时候,我们不妨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说说自己之前碰到类似情况是怎么思考的,给出几种可能性,而不直接教他做事。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