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4

昨天是正月初二。在淄博是回娘家的日子,早晨大姑姐早早地就回来了。

先生姐弟四人,他是老小,上边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大姑姐是四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

婆婆是公公离婚后再娶的。婆婆在她娘家是老大,上了好多年的学,出去学的幼儿教育,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在当时看来算不上学富五车但也是罕见的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婆婆,并没有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当一名老师。而是在二十一二岁的时候选择嫁给公公,隐约地听说公公的第一个妻子是因为公公打她离的婚。

这些陈年往事,在公婆那是一个禁区。他们结婚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和婆婆结婚后,公公的事业也日渐发达,他是个建筑包工头。公公最顶盛的时候也是当地一个小名气的人物,和镇上政界人物们混得很熟,经常和他们一起吃吃喝喝。

在全村第一个买上了电视机,过几年又第一个买上电冰箱,在那个年代,带着婆婆去青岛旅游,确实是很风光。公公的落败始于在另一个镇包了一项工程,工地上一个工人出了事故,基本把家底全折腾进去了。当然,按照公公辉煌的程度,家底应该会更殷实的,只是家里的钱一直是公公掌管,婆婆花钱得跟他要。

在我的认知里一直认为女人在花钱上不会象男人那样大手大脚。男人有了钱,不是吃就是喝,无形中很多钱就这样浪费了。

记得我和先生刚结婚的那年,也是过年回老家。腊月二十八九还有去他家里要账的,公婆对他们很烦。象这样被人家追到家里要账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在我娘家,爸爸妈妈一直的原则就是宁肯自己不花,也要把钱先还给人家。所以那时候自己很吃惊。

知道他们家没钱,是从我和先生谈婚论嫁开始,慢慢地一点点地知道他家里很穷。我们买房子家里公婆一分家也没出。

大姑姐在公公比较辉煌的时候,沾了公公的光,到镇上的幼儿园当老师。那时候她挣的钱都放在公公那里,她是三十多才结的婚。一是因为个头很矮,也就一米五吧。再就是那时她们家里情况很好,所以大姑姐心气比较高,挑过了头。等到她结婚的时候,公公已经走向落败,并且把她的多年的工资全部还账。可能陪嫁的东西也是少得可怜,为这事,大姑姐也没少埋怨公公。

因为大姑姐的这个事情,我家先生毕业参加工作后,自己的工资自己包管,从不往家里交一分钱。可能当时和家里父母的达成的共识就是,自己挣钱自己花,结婚一分钱也不用家里的。所以到我们结婚买房子,公婆家真的是一分也没有。

当初为买这个婚房,我和先生还好一顿争吵,我执意要买,因为我俩当时都在乡镇上班,只是我在市区最东南角的李权庄镇,先后在市区最西北角的北墅镇,我们两个虽然都在一个市区,但实际相隔130多里地。所以市区就是我们两个的中心,结婚后两个人都往中心跑,以后孩子直接在市区上学,相对来说也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这就是我坚持买房的理由。先生囊中羞涩,拿不出买房的钱,这是他那时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所以他不同意买。后来还是娘家支持,借钱给我,我们两个总算是把房子买上了。

结婚头几年确实过了些苦日子,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能省则省,一切为了还房贷打饥荒。熬过了最艰难的两年,后来日子越来越好。

而公婆这里,也从一开始对他们的嫌弃到后来慢慢地接受,再到臣服,自己也是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心路历程。

大姑姐结婚后,婆家连栋象样的房子也没有。因为在镇上教幼儿园,我婆家离得近,正好公公建筑落败后,当时在通往镇驻地的路边盖了几间房开饭店。后来饭店不干了,房子就一直闲置在那。大姑姐就住了进去。没想到,这一住就住到了退休。

大姑姐这一辈子也挺不容易的,三十岁结婚,结婚后寄住在娘家,一住就是二十年。在结婚的这二十年间,出了不少的力。因为离得公婆最近,所以平时老人有点小事小情,出力的肯定是她。后来她又一边上班,一边和姐夫两个做小生意,卖过鞭炮、卖过水果,种过地,收过粮食。

退休后,她干起了立金所的买卖,就是为一家机构拉储蓄,当时我们都不看好,认为不正规,也怕她被骗。没想到干了五六年,越干越红火。现在不仅买上了车,还在城里买上了房子。

真心地为她感到开心,毕竟老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勤劳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