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捧腹编》拾遗之《东皋杂录》 笔记一则

捧腹编录《东皋杂录》三则,余十四则,和前面的《隐窟杂志》一样,网络上基本没有此书整理过的资源,闲居无事,遂整理于此,稍加点评。

整理时参考《说郛》四十卷第68页至73页《东皋杂录》(委宛山堂刻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本)

闲暇之时看看此书还不错。

《借书》(整理时参考四库全书版李匡乂《资暇集》下卷)

《资暇集》曰:借借(上,孑夜反;下,孑亦反)书籍,俗曰:借一痴,借与二痴,索三痴,还四痴。

注:括号里的文字为古代切韵注音,即孑夜 jiè,孑亦 jì。借借读音为借记。

评:这句俗语属实有点抽象,明知被借者不想借给你还硬着头皮去借为一痴。明明不想借给别人还借出去了是二痴。借了东西的人不按时去索要是三痴。这十个字算是道尽了借与还的人情世故,诚信二字往往是靠不住的,在利益和情面之间,你会选哪一个呢?

至于四痴(《东皋杂录》未记,《资暇集》有记),对于这种老赖行为,即借之前就不想着还的行为,我内心是抵触的。然而这个世界上少不了老赖,真是可气。

孙宗鉴可能也觉得这有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所以才溯流而上,对这句俗语进行考证。

又按:《王府新书》杜元凯遗其子书曰:书勿借人。古人云:“古谚:借书一嗤(嗤,笑也)”後人更生其词至三四,因讹为痴。

评:杜元凯是魏晋时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古人说借书一嗤(与痴同音)了,其实还是不想借给别人,也可以理解,随处可见大路货借了不还也没关系,若是价值不菲的珍本那就是闹得双方都不痛快。无偿借给日方展览的《西泠八家印存》莫名失踪已是前车之鉴。

《集韵》释瓻字:酒器也,古以借书谓:借书馈酒一瓻,还书亦馈酒一瓻。故山谷从人借书,有诗曰:勿辞借我千里,他日还君一瓻。三说可兼存之,但惜集韵不载云瓻盛酒借书出何典故也。

评:瓻(与痴同音)最早借书与还书都要送一瓻酒作谢礼。孙宗鉴说“三说可兼存之”我觉得在理,大家都不是抽象的道德人,此三chi各有自己对应的人情世故。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剑锋冷然在博客上写的《“借书一痴,还书一痴”辨》一文,写的很好,值得一看。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午后,连殳作


广韵注释
集韵注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书,《捧腹编》拾遗之《东皋杂录》 笔记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