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游戏,你我的人生

图片发自App

又见I迷宫游戏,不同的是这次我是组织人员而非参与者,有机会从旁观者的角度再一次审视这个游戏,和游戏中的玩家。

记得一年前我们自己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陈浪老师说,你在游戏中的表现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团队要经过试错,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此,你能做些什么呢?

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退缩,我不愿意当第一个去试错的人,我要躲在后面看别人错。生活中我也是这样的,都说九号容易受环境影响,其实九号还善于观察环境。好多人说我聪明,学东西很快,其实是我早就在观察别人试错的过程,然后发挥小聪明,绕过错误,显得聪明罢了。要让我第一个去试错,那是万万不可能的,那样多愚蠢。

我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团队中别人走过的道路上,牢牢记住,绝不犯错。却不向前多看一步,对未知的探索不是我的强项,我不敢,也不愿意。反观我的生活,娜娜说我课程深入不下去,也是来自于我很难自主创新,总是在模仿别人有关系。

我发现的限制性信念是,我是没有能力带领大家创新和突破的,我做好自己就好,不给团队添麻烦就好。

图片发自App

问题在于,这虽然是一个团队合作游戏,可是每一次上路,都要自己一个人走,面对陌生,都要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就算有人在旁边指点,最后也还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过去,或者犯错后一步一步走回来,没人代替你。过去依赖的模式会完全曝光、破产。

还记得一年前自己在团队好几个人都顺利通过后的迷茫,根本没有弄明白她们是怎么过去的,为什么到了对面就飞快地成了?脑子空白,观察不出来。内在充满了对自己的评判。

后来陈老师问官官看出来规律了,为何不告诉我们,这事儿对我也有触动,原来不仅仅是安全地犯错一条路,原来还可以付出比较小的代价获得比较大的利益。

于是在后来的现实生活中,我也学会了评估犯错成本,不执着于所谓的“完美”而把自己卡在死循环里。

图片发自App

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时候,心态完全不同了。我和娜娜分别监督两个队的纪律,我看着他们一次次犯错,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感受,因为去年,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

还看到了脑区的柔竹真是有脑子,知道观察对手的路线,突破框框。祥宇不愧是理科男,分析发现了对称设计,第一个到达“彼岸”。这些都让我自愧不如。

振宇陷入死循环的时候,我特别着急。旁边的队友努力想要帮她,可她就是不抬头看看,陷在自己的困境中,又倔强又无助,我知道那个时候她是大脑空白的,可是要强行帮助她,她又会是愤怒拒绝的。九号在模式里真的是不可理喻呀!(捂脸!因为我自己也是一样的模式)

柔辰有一阵完全失去了判断,依靠大家一步一步指路走出迷宫。我感受到她的无力,惭愧,放弃自我的独立意志的对自己的攻击。可是她脸上还带着笑,掩饰而且无奈。

i迷宫就是这么无情地揭露了你我的模式,躲都躲不开,只好去面对。整体而言,这个团队比我们一期班在合作和速度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有一个队47分钟完成,距离加分的40分钟很接近了。

同时,想起了一期助教班的同修们,很想念。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作的游戏,你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