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考生黑马姿势逆袭,考上了清华大学,瞬间引起了广泛热议,就连我们村里的婶娘们都在议论:有人祝福这一位考生,觉得这考生真的是太厉害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声音觉得这有什么好的,报了个冷门专业之后出来找工作说定说不定都找不到呢,不赚钱的专业,有什么值得好高兴的?
关于专业的这一个问题,考生在回答的时候就已经说得非常的明确,当时考生之所以报考自动化专业,是因为他觉得这个专业和他感兴趣的关联很大,所以才会选这个专业,这跟专业热不热门完全没有关系。
不过听到婶婶们这么说的时候,我觉得很吃惊,什么时候考大学间接等于赚钱的?
难道考上大学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赚钱的工作吗?之前有很多人说考上大学的意义就是为了钱,为了知识,为了人脉,为了思稳,这些都没错,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都没有说到。
不知道之前有件事大家还记不记得?说的大概意思是现在地铁站等地方基本上都是一波接着一波的年轻人在干,但往往这些年轻人在职位上都干不久,干了两三年之后又换人了,但接下来来的仍然是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他们考完大学读完大学出来找到了一份大家眼里的好工作,为什么还会辞职呢?
那人们上大学的意义究竟又是什么?还只是停留在钱上么?
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有一位非常传奇的教授,名字叫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er),他每年在给大一新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强调这样的一句话
“每个人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自私的。你的使命就是要建立自我”。
那些从大学毕业出来,在“铁饭碗”岗位上干了两三年就辞职的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主见,所以才会在一个大家看起来不错的职业上干了两三年之后,义无反顾的辞职。
在这些人当中,大多数人的状态都是这样的:他们从小到大他们按照父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考上什么样的大学,选什么样的专业,选什么样的工作,几乎都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等他们真正的一个人踏入社会,真正面临自己的时候,他才终于醒悟过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干什么,真正摆脱父母。
他们从小到大他们都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从来没有真正的自我展现。
曾经看到过一个短剧:
小女孩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在母亲的掌控下逐渐长大,完全没有一点自我选择的余地,后来女儿长大了,为了气自己的母亲,竟然草率的决定了自己的婚姻。
小女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自我的渴望,相反很多大学生直到大学毕业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仍然没有发现自己内心的自我,更多的人就像是听从父母安排进了所谓的铁饭碗工作岗位之后,忍不住辞职。
这两种极端的自我的展现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如果每一个大学生在上学的第1堂课的时候,都能够听到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这一句话,明白自己的使命,也不会压抑自己的内心,违背自己的意愿听从父母的安排,白白浪费了几年的美好青春。
相反茨威格更像是一个被单独开小灶的人,他很早就明白了自己上大学的意义。
斯蒂芬·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写到自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说自己的灵魂属于文学,后来的茨威格,果然成了文学界中的大咖!
读大学在意义应该在于自我的觉醒和认知,当然,知识,眼界,思维紧随其后,而不应该仅仅在于以后出来找一个好工作。
有人说看过1000部电影,读过1000本书,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你会理解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
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当中提到他曾经访问布莱恩摩尔学院,其中跟几位大四学生交流的时候,有一位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毕业以后如何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想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在大学生4年当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不是像一个木偶一样,一切都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记得有一个毕业就年薪百万的本科毕业生,他从大一的时候就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在4年当中一直到不断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哪怕是之后工作的时候,也一直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
所以,哪怕是“别人家的孩子”国外留学归来,仍然会觉得自卑,相比之下,他们在大学的时候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从他的身上我明白,大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毕业后有没有好的工作,也没不在于到底能够赚多少钱,而是在于究竟对自己有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有没有什么真正想要的目标,会不会,愿不愿意为之而努力奋斗。
除了这一点,另外一点就是学会跟自己独处,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可以避免自己陷入无谓的迷茫当中。
在今年的上半年的时候,曾经流行过这样的一句话:
同样是手机和WiFi,为什么有人能宅家里一整个月,有人3天都待不住?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相处。真正懂得与自己相处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永远不会觉得无聊。
之所以要在大学教育的意义当中加入这一点,是因为从大学开始,是你第1次远距离或者是说生理上心理上脱离自己的父母,而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你就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人。
如果在大学的时候能把这2点做到,其实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现实生活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往往是毕业后了两三年,自己踏入社会之后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甚至有一些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追逐的东西是什么,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更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相处,这是最可悲的事情。
大学的意义 ,思维,人脉,知识,金钱,跟这两个比,都要往后站。
小野曾经在《生活需要高级感》中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觉得非常的好,分享给大家:
要知道,在大学相对自由的时间里,很多人都在忙着享受高考前未能享受过的“自由”——谈恋爱、刷电视剧、打游戏……
只有少数人早早地就明白了大学的意义,他们先于同龄人确定了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且把每天最好的时间分配给它;而那些还享受着象牙塔欢乐时光的同龄人们,迷失在玩乐的世界里。人生从这里有了差距。
不是所有的人上了大学之后,就真正被大学赋予了能量,个人的能量不仅仅在于外在的形式,附加更在于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领悟,剖析认知,你觉得大学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