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情绪怎么来?一共有4种不良的情绪。
第一种过分的烦躁
过分的烦躁里边还包括紧张、沮丧、恼火、担忧。
昨天早上孩子的爸爸如往常一样来接孩子,私发了一条消息询问孩子是否睡醒了。我回答了没有之后,叫醒了孩子,先让孩子吃奶,我一边帮孩子穿衣服,一边参加魔法亲读会晨会,磨磨蹭蹭花费了半个小时后送孩子到停车场,想着很快就回来就没有带手机。意外的是在停车场转了两圈还是没有看到孩子的爸爸。孩子此时有点担忧,怎么没看到爸爸?此时我的情绪也来了,我压住了我自己的情绪,然后告诉孩子妈妈刚才出门的时候没有带上手机,我们先回去拿手机再打电话给爸爸。到家之后孩子就给爸爸打电话,然后问爸爸在哪里,孩子的爸爸说他已经到了,此时我就有点生气了,丢出一句我们转了两圈都没有看到你。他接着说我现在进来,因为要停车费,所以停在外面。接着我就送孩子到停车场。在离开之际,我丢下了一句话,把户口本拿回来,我要转户口。这句话影响了我接下来一天的情绪。
反思后觉得自己烦躁了,本来想着尽早把孩子送到停车场,我就可以回来继续参加亲读会的晨会,之前都是一到停车场,孩子爸爸就在那里等的。这次没有看到,第一反应就觉得他还没有到就发消息过来,让我们等她,后来在与他通电话之后,了解到他因为停车费没有在停车场,掀起了伤疤,离婚就是因为他的习得性无助败光了我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的债,所以一提到钱,我就像定时炸弹一样要爆炸。一边想跟他断绝任何的关系,一边也想着他周末的时候可以帮我带孩子,让我专心可以学习。是不是很矛盾呢?其实现在看来这件小事引起我的情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这件小事。我觉得我自己还没有完全的放下,后面再慢慢调整。
第二种叫作过分的生气,就是对他人表示戒备,对他人突然之间就戒备起来。
当别人要求我做事情的时候,我就会生气,很不情愿,不愿意别人命令我做事情,这可能跟我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出生在一个都孩子的家庭,而且是最小的,渴望的是别人听从我。
第三个叫作过分抑郁,就是干什么事都没精打采,一蹶不振。
对于我前夫将我所有的积蓄败光还让我欠一屁股债的事情我一直没有办法放下,经常会想为什么这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现在看来是很大层度是因为我对他期望太高造成的。
同时我也会妒忌身边的人比我优秀
最后一个叫过分的内疚,过分的内疚就是觉得一切事都是因为我,这事我真的特别的自责,要不是我当年做那个事就不至于怎么样。尤其是在很多不好的事发生了以后,人们就特别容易陷入这种过分的自责、悔恨。
有一年我爸爸赌博的时候争吵导致脚骨折,在家休养,那天正好是周末,妈妈也外出了,家里只剩下我和爸爸,当时我觉得我爸爸很过分,所以中午并没有给他煮饭,躲在了自己的房间里睡觉,桌上只摆着一碗冷冰冰的粥。后来爸爸很生气的,拄着拐杖走出去,幸好被我奶奶发现了,我当时很后悔,心理质问自己我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的爸爸,要是爸爸因为这次造成了二次伤害我该怎么办?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连很多年了,可能爸爸也忘记了。但一直藏在我的心里,并没有跟爸爸当面真心的说抱歉,因为觉得很别扭。
现在想起来,为什么会有上面这4种情绪呢?其实这来自于abc理论。上面说到的4种情绪就是abc理论中的c。其实我们往往觉得如果没有那个a,就没有这个c。事实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你总是期待着一切都如意,你才能够有一个如意的感受,那你就这辈子都不会如意。
当你对这个事有一个不同的认识的时候,同样一件事情带来的结论都会不一样,埃利斯告诉我们三个最常见的病态思维模式,最大的错误的B,这三种最大的错误的B是什么呢?
第一个错误的B就是恐怖化,什么叫恐怖化?就是我们总喜欢把一个事想得特别的严重,我们总觉得万一怎么样,那怎么办。
恐怖化的方法会让我们变得神经兮兮,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但实际上担心来担心去,但很多事情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
对于孩子的事情,我特别容易恐怖化,担心本来就内向的她造成不良的影响,很想保护她。上周五幼儿园安排了户外的戏水活动,因为她很喜欢玩水,放学回来的时候也问她今天戏水活动是不是很高兴,她没有回答,而且情绪一反日常。后来从她的口中了解到其他小朋友用水枪喷她,还从老师的口中还了解到孩子当天中午尿床了。那时我第一感觉就是觉得我孩子受到伤害了,想去质问老师,为什么没有保护我的孩子?为什么提倡小朋友把水枪带回幼儿园。现在回想起来是我没有做好疏导的工作,告诉孩子水枪这个游戏的规则,反而被孩子归因为被欺负。今天我特意跟她一起挑选了水枪玩具,还告诉了她,其他小朋友用水枪喷你不是因为讨厌你不跟你做朋友,而是想跟你玩。后来我问她如果有人用水枪喷你,你会怎么样?她开心的说,我用水枪喷回他喽。感觉到被小朋友用水喷的所受到的伤心已经慢慢被抚平,接下来我会跟她玩一次水枪大战,让她理解这个游戏规则。
第二个错误的思维模式叫作应该化。什么叫应该化呢?就是我如果没有那样就好了,事发生了你说我觉得我应该不是那样或者我应该做得更好。事实上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就已经是合理的事了,这事已经发生了,所以就应该接受它,而不是说如果它没有发生应该多好,如果他没有发生那是没法验证,所以既然安排的发生,那我们就去接受他。
第三种病态的思维模式叫作合理化,什么叫合理化?就是什么事都行,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习得性无助。遇到什么事情总会觉得只能这样,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我前夫就是一个习得性无助的人,他很自卑,可以牺牲自己满足别人,同时也想向别人去证明他自己,但是实际上他做不到,做出了很多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情。
三种常见的病态思维模式会导致我们后面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痛苦。导致我们的人生出现特别多不良的C。
那么正确的方式怎么做呢?就是更好的选择,我们其实永远都拥有选择权利的,当你觉得自己被别人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其实就是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
这里首先得搞明白,我们永远都有着更好的选择的可能性,所以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更好的选择这个理念以后,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做才能够更好,怎么做能够对这个家更好,怎么做能够对这个孩子更好,怎么做能够对我们的关系更好。
怎么做是更好的,然后做不到也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怎么能够去把这个东西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呢?
一共四步,
第一步是首先反思
为什么会有C,我为什么睡不着觉,我为什么为这个事气得吃不下饭,反思一下,找你那个错误的B,然后审视一下你的B。
审视你的B的时候,你要从三个角度来审视,一个是关于自己的角度,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角度,还有一个是关于当下这种关系的角度,这个情形的角度。
关于自己的角度,我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就不能够被冒犯,如果我被别人冒犯,我就会觉得这对我是极大的侮辱,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了。你有了一个应该化的思维,然后接着对于他人说我为什么要求他必须对我好呢,我为什么这么在意他呢,他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可饶恕呢?
你对他人也有了恐怖化或者应该化的想法,那么我们俩现在这关系是什么问题呢,如果我现在这样发怒的话,对于改善我们俩的关系有没有帮助呢?没有,所以当你能够从这三个角度来审视你的B,审视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发现你就开始逐渐变得冷静了。
然后接下来如何去对抗自己的B,就如何去反思或者是对抗自己的B,说我怎么样替换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怎么样让自己走出这个恐怖化或者应该化,或者是合理化的这个思维模式。
最后一步就是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来解决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