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个人都会犯错,问题是不知道哪里错了,犯错的原因,以及太计较对错本身。
错误的价值并不在此。
壹.
实习期的小李,有幸参与一个大项目。
临近收尾工作,带队师傅安排他输出成片后直接发给甲方。
本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却在执行中出了错。
样片发出,甲方打来电话骂,片子拿到户外投屏,清晰度太差。结尾来了一句,你们也太不专业了。
带队师傅知道这件事后,亲自打电话给甲方道歉,“这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立刻重新输一版,争取赶上,如果来不及,造成的不良后果我们承担。”
开复盘会议,小李据“理”力争,接到需求对方并没有说清楚投放渠道。
虽然片子如期投放,甲方却再也没有合作。
小李的实习期宣告结束。
贰.
职场三年,小李已是后期总监。
不久前接了个急活,小李亲自带队。
有个新人第一次参与项目,慌慌张张的,连最基本的视频格式都导出错误。
幸运地是,小李审片发现问题,新人刚准备解释,小李打断他。
那一刻,小李从满脸涨得通红的新人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犯错后,再多的解释都是多余。
叁.
小时候,大脑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对错。
潜意识里的我们也将这种对错和电视剧中的“好人”、“坏人”划上等线。
我们遵从简单的对错观,识人的好坏观,也固执地坚持自认为对的“行为观”。
对的事就坚持,错的事就不做;好的人就靠近,坏的人就远离。
长大以后忽然发现,有些事情远不是表面上的对与错。
有的事错了也要硬撑没错,有的人看见错了也不能直截了当,知道错了第一时间不是解释而是解决。
从小到大,短短十几年,是非观对错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盯着别人的错误,永远找不出错误源头。
比解释对错更重要的,是认清价值。
二十多岁的时候刚入职场,因害怕错误而不敢犯错不敢试错,让很多机会从身边溜走;
等知道错了,却又开始纠结错误本身,没有想明白:指责别人的错误时,有三根手指是朝向自己;
再往后,看清楚有些错误不必过分纠结,因为对错只在一念间,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尺;
然后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和对错较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知道了“对错”,便是走近了自己,走近了自己,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这个声音,让我们成就另一个自己。
清楚知道自己的错误,比和人争执对错更有意义。
解决发生的错误,比解释错误追究错误更有价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问对错找方法,是犯错后唯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