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课后感想 论中国的景观摄影

本节课,接着上一节课,讲述了同学们各自的街拍作业,每一组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因而,欣赏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街拍作业,学习到了不同的拍摄手法,同学们的评价也都很中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看法。因此,在评价中也能学习到不少,本节课依旧收获满满。

论中国的景观摄影

      上世纪末开始,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势席卷中国。神秘、新颖的视觉形式逐渐代替传统的视觉形式进入大部分艺术类别让很多的青年艺术家蜂拥而至。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摄影艺术进行了借鉴与吸收,把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摄影作品与中国当代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摄影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明确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理出中国当代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摄影艺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阐明后现代主义摄影艺术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对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发展的启示及意义。

张克纯

摄影师张克纯花了四年时间,几十次在黄河流域往返行走,拍下了这些看上去荒诞但确确实实发生在中国的场景。张克纯有意将自己的视角与拍摄对象拉开遥远的距离,从相机微小的镜头与广袤辽阔的西北大地对话,因此这不难理解在构图的景观中弥漫着的大面积质感的烟灰、沙黄、灰绿,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着意缓慢的节奏,而人的出现往往渺小,其行为又带有某种无意识的荒谬感。


徐家树

真正的摄影大师,而不是那些自己吹捧或者他们吹捧的大师,出身名门世家的他温文儒雅,良好的摄影习惯,在采风的时候,每天都会用钢笔字记录每天的摄影日记,然后手绘出这个区域的地图,跟一切值得记录的东西(就跟日记手账一样,羡慕有这样的毅力)需要一种坚持的习惯。



徐老师是中国最早一批记录藏区的摄影师,40多年来进藏几十次,《那时西藏》《生死·朝圣》《水云木石》就是徐老师写的。

张晓《海岸线》

中国摄影师张晓从2009年到2013年,几乎把中国的海岸线都走遍了,足迹遍布了所有沿海城市。它的作品 表达的重点并非海滨风光,而是基于沿海城市的社会景观记录。 沿海地区是中国紧跟全球化浪潮的前沿,在这里也集中反映了物质与精神,发展与归宿,外在与内心等一系列问题。




景观摄影它既包含纪实性,也具有一定的观念摄影的意味。它以”人造景观”为主要拍摄目标画面冷静、客观,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要做到“无表情”摄影。中国摄影艺术受到了西方摄影艺术的影响,但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扬长避短,结合自身的特点传统进行摄影创作,发展一条属于自己的摄影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4.6课后感想 论中国的景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