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谈谈史书的发展

本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历史是血淋淋的教训。对此,我无力反驳却也无法苟同。因为,历史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在重演。在我看来,历史更像是人性的放大。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像一幕幕戏剧,登上历史的舞台。

人性是复杂的,这无可争议。人性也反映在方方面面,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一点头,可能都是它的映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后人看得到的历史的。史料,势必是大事件的堆砌,是大人物的事迹。历史,是曲折复杂、波澜壮阔的,琐碎小事有小品文记叙,史书上不记这些。所以我说,历史是人性的放大,道理就在此处。

最为典型的是编年体通史,哪年哪月哪日,某人于某地做了某事。粗糙一点说,就是一张大事年表,甚至客观公正到不掺杂一丝感情色彩,因为古人认为,是非对错应由后人自行评判。一开始的史书,都是一点都不夹带私货的。

到了司马迁的《史记》,情况稍有些不同了。《史记》是首次采用了纪传体的史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讲述历史,人物与人物的故事相互勾连,搭建起相对完整的历史故事。由于是人物传记,选择主人公的哪些事迹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史记》“不虚美,不隐恶”,但是其中被选入的事件势必有所侧重,侧重于反映主人公的某一个特质。这样一来,作者的立场就隐藏在了一个个事件中。我们读到的,是司马迁希望我们读到的;我们读不到的,同样是司马迁刻意隐藏的。更有趣的是其中采用的“春秋笔法”,用细细雕琢的隐晦的字,表达作者对于人物的态度,也是在向读者灌输当时的价值观。

再往后的《资治通鉴》就更不用说了,用历史告诫后世帝王如何治国安邦,司马光的思想明晃晃地就摆在那儿了——“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可以看见,史书的变革在于是否加入作者的态度。当然,其中无法排出司马迁自身的因素,毕竟他那样的痛苦经历如果激发人心底的怨恨也无可厚非。不过,我更倾向于,司马迁做出这样的变革,是因为他明白了史书的真正意义,史书的目的,第一个是记录历史,第二个显然是用历史告诫后人。既然要告诫,如果只放个事件在书里让后人自己品,这样有什么用,万一后世人不开窍,品咂不出来呢?还不如做好事做到底,直接把道理讲明白了,省时省力,还省的祖宗们操心。

有时候看史书,里面的故事就像是大浪里淘出来的沙子,沧海一粟。我们都明白,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们记录了什么样的大事我们就看到什么样的大事,他们费尽心力挖掘失败者的不忠不义不良之举,那我们也只能看到那些并引以为戒。他们在放大人性的丑恶或者善良,我们作为后人欣然接受。

所幸,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积淀是深厚的,先人的告诫在当今也依然适用,史书的光辉也永远不会泯灭。


本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浪淘沙——谈谈史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