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放逐那些年做的那些事——品读《苏东坡传》

提起苏轼,为人称道的多是作为一代文豪留给世人的那些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以及他与文坛上那些名人之间的那些趣事。

然而由于他性情坦诚率真,不谙为官之道,因此一生仕途坎坷,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到各地做一些没有什么实权的闲职或副职。

可苏轼就是苏轼,给他一根撬棍,他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他利用手中仅有的那点权利,造福一方百姓,直至今日,他做过的那些事留下的那些遗迹仍然被后人津津乐道。

喜雨亭

苏东坡纵然才华熠熠,初入仕途,也就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那是在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就是协助地方官管理政事,但有权将他的过失用奏折上书朝廷,实际上是一个闲职。

但年富力强,又心忧百姓的苏轼,却在这样一个职位上过得忧心忡忡忙忙碌碌。那是因为在任期间,正赶上陕西久旱不雨,农田干涸,庄稼枯萎,百姓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

按照当时人们的认知,久旱不雨那是天公在降罪于人类,人们必须要祈求上天,普降甘霖救民于危难。于是苏轼主动请缨,撰写《祈雨文》,并亲自到太白山道士庙为农人求雨。

又上书圣上请求为山神恢复被降低的爵位,和太守一起去迎接“龙水”,带领百姓上山祈雨,最后诚心终于感动上苍,天降大雨,接连三日,干涸的秧苗得以重生,百姓欢声一片,感激涕零。

然而更高兴的是诗人苏轼,他为了记念这欢欣鼓舞的时刻,把后花园的亭子改为喜雨亭,并写了一篇《喜雨亭记》可在亭子上,记载下这与民同乐的时刻。

黄楼

熙宁九年(1076年)年底,苏轼几经辗转,终于携家眷到东行,到徐州做太守。到任后不久,苏轼便遇到了严峻的考验:黄河决口,水势蔓延,洪水到城南被高山所阻,水深达两丈九尺。

形势严峻,苏轼寝食难安,他全心力投入了抗洪救灾当中,一方面监督加强城墙高度和强度,提高防御能力,一方面又亲临城门口,劝说那些欲逃难的富有人家留下来一起抵御洪水的进犯,以此稳定民心。

还亲自到驻军当地的部队,恳求禁卫军官兵帮助城防。期间,他写下了“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诗句,立誓与徐州城共存亡。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抗洪抢险,洪水终于被引回黄河故道,徐州化险为夷,此时的苏轼已经有几十天没有回过家中,一直在城头坐镇监督指挥。

洪水退去之后百姓欢天喜地,而苏轼却没有丝毫松懈,他从此次洪灾中认识到徐州堤防的不足。他上奏朝廷请求减轻灾后徐州百姓赋税,另外请求重修徐州城的堤坝。

由于经费不足,最后决定在城墙外修建了一条坚固的木坝。为了防范以后水患再次来袭,苏轼下令加固强化城墙,并在城墙上修建一座百尺的楼,因材料紧缺,全部改用木材来建造此楼,命名为“黄楼”。

苏堤

提起杭州,西湖是它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那条林荫大堤,以它古朴典雅的风格,成为西湖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就是苏东坡留给杭州百姓乃至世界人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堤是苏轼在元祐四年(1089年),被贬谪到杭州任知州时,看到昔日风景宜人的西子湖,如今是水草漫湖,淤泥阻塞河道,不见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模样。

于是上书朝廷,要求拨款重新疏浚西湖。他指挥20多万人,利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成一条长堤。被后任知府命名为“苏公堤”。后人称之为苏堤”。

春天一到,苏堤上柳枝摇曳,桃花娇羞,“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长堤卧波,烟柳画桥,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凝眸。

苏轼由于耿介正直,锋芒毕露,得罪不少奸佞小人,为人陷害,命途多舛,一生中被贬到杭州、密州、徐州、黄州、常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最后北返常州,死于途中,终年65岁。

在他宦海沉浮的一生中,不仅为世人留下诸多不朽的诗篇,而且无论到哪里,都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让千秋万代铭记于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被放逐那些年做的那些事——品读《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