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六个小时的航程,不能上网,也没有同行伙伴,还真有点孤独的感觉。现在是晚上的八点窗外只能看到稀稀落落的灯光,下一站是江西的景德镇。
简单小憩,困意也散了些。无聊中我打开手机,看了看最近的相册,删了一些琐碎的日常,然后打开了便签。从头开始把每一条便签都看了一遍,记的大多是一些琐事。还有就是自己写的一些小说短文,大多都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我看到了之前收藏的毛姆写的小说《刀锋》的书评。这本书是我高三时候收到的生日礼物,我问他为什么送我这书,你看过?他说:没有 我都没读过 哈哈 就觉得应该挺适合你的 就送给你了。
哈哈 确实有趣 不过这本书我真的很喜欢,虽然很久没读了,但故事的大概还有印象,以及当时它带给我的冲击是真实存在的,真的感觉一切都像安排好了的一样。趁现在没事,很想把感受记录下来。
《刀锋》这是一部以探寻“活法”而著称的小说,其实也为读者提供几个不错的爱情样本,本来爱就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嘛。
所有的爱而不能,都是因为爱得不够深
书中最令人叹息的恐怕要算是主人公拉里和伊莎贝尔这对终未成眷属的情侣了。
故事伊始,飞行员拉里刚从二战战场负伤载誉归来,是芝加哥所有上层女孩追逐的偶像。他的恋人伊莎贝尔清纯、鲜活、热情,两个人算得上门当户对:“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这种魅力使我明白伊莎贝尔何以为之吸引。她的目光不时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我能看得出她眼神里不仅有爱,还充溢着亲昵,两人四目相对时他更流露出迷人的柔情。没有什么比年轻人的爱恋更感人的了……他们的幸福并未受到阻挠,他们境况顺利,没有任何理由不走向婚姻并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多年后他们相遇在巴黎,伊莎贝尔已出落成一位风韵绰约的名媛,她离开拉里后很快嫁给了一位苦追她多年的银行家的儿子格雷,育有两个女儿,是社交圈里的宠儿。
一次外出,格雷开车,拉里坐在副驾驶座上。拉里将胳膊伸展在前排座椅的顶端,衬衣领口因其坐姿被拉了上去,露出了腕部和小臂。这时坐在后排的伊莎贝尔“静默着,别人会以为她被施了催眠术。她呼吸很快,目光盯住那覆着金色细毛的结实的手腕,以及修长、精致却也强壮的手,我还从未看见过人的面孔上可以显现出像她这样饥渴的情欲……然后,似有一阵抽搐掠过她的脸,她战栗了一下,便闭上眼蜷缩进车座的角落里。”
“你还是深深爱着拉里?”面对好朋友也是作家毛姆的追问,她坦承:“该死的,我这辈子就没有爱过其他人。”
其实无须上帝,具有一定人生经验的读者都能看穿:也许她对拉里的爱确是别无所求,但她对生活却有着高标准的要求。这是拉这是拉里所不能、或者说不肯给她的。
伊莎贝尔一直希望拉里像身边那些男孩子们一样,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建立一个美好的家,享受着美食华服和同样体面漂亮的朋友圈。对这种现实的想法我们无可指责,谁不想拥有一个让自己舒适快乐同时又令人羡慕的人生呢?然而拉里却无法满足她的愿望。他从战场归来后迟迟不肯接受摆在面前的一份体面而高薪的工作,他要“闲逛”。
拉里在战场上目睹了亲密战友的牺牲。他一直很难接受,一个活生生的人就那么彻彻底底地死了,成了一堆没有灵魂的血肉。父母给了他一笔不多的遗产,这使他有能力摆脱人生通常的模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体验、去思索。他愿意娶伊莎贝尔,希望带上她一起去探索,但是她说:“眼下在你的生活中,还没有我的位置。”
伊莎贝尔比眼下众多的中国姑娘更相信爱情。她拒绝了所有追求者,耐心地等待远离美国去欧洲游学的拉里有朝一日回心转意。但是她等到的却是拉里更加遥远而渺茫的承诺。
于是,六个月后,伊莎贝尔嫁给了自己最忠实的追求者。因为在她的圈子里,拉里的选择意味着游手好闲、一事无成的人生。那是为人所不齿的。
可以肯定的是,拉里真正关注的是人的灵魂。人为什么活着?死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感到生活提供给他的现成的模式并不能帮助他回答这些问题,而他对于所谓的“成功”、“体面”、“上流社会”也并不感兴趣。战争让他过早地直接面对人生的终极追问,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事实上随着他思考和游历的深入,他的追求热情越来越强烈而迫切。伊莎贝尔于他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美好,但不是必须。
伊莎贝尔为人妻母后听说拉里要娶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她爆发了——
“你觉得我牺牲了自己,就为了让拉里落入一个疯疯颠颠的花痴手里?”
“你是怎么牺牲了自己的?”
“我放弃了拉里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不想碍他的事儿。”
“别吹了伊莎贝尔。你放弃他就是为了一块方切钻石和一件黑貂皮大衣。”(注:二者是伊莎贝尔生下两个女儿后丈夫分别送她的礼物)
无论是拉里还是伊莎贝尔都不够爱对方。真正的爱是一种激情,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毁灭。而拉里和伊莎贝尔都互有成全,他们不想为了在一起毁掉现存的一切。他们就像两个愿意一起度假的人,只不过一个想去攀登雪山,一个想去深海潜水。
写到这我想起了前阵子一个好朋友,她和她男朋友和平分手了,至于为什么是和平分手?她也说不出很具体的理由,我很想安慰她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才好。她的男朋友好像是比她大一级吧,不太确定,但大概意思呢就是他们以后毕业了会回到各自的家,不愿意异地又不能彼此妥协,所以选择了这么一个方式结束。也许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吧,不必到毕业了那天才为这种事争吵,最后不欢而散。
朋友的情况又何止个例,当初朋友圈里那么多公开的甜甜的恋爱到现在也就剩下那么几对“老伴”,形形色色的理由,匆匆的离别,留下的都是数不清的遗憾和屈指可数的小美好,无论是哪种,也许大概都是因为不够爱对方吧。
男人内心最强大的情感并不是爱
那个追求理想,对美艳痴情的伊莎贝尔都不为所动的拉里居然要娶的女人,究竟是何方女神?
这个叫索菲的女人是拉里和伊莎贝尔的发小。长相一般,爱读书,爱思考,比较封闭。她原本有个恩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宝宝,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他们,把她孤零零地抛在世上。她从医院出来后直接被送进了疗养院(精神病院),出来后就开始酗酒,一醉就随便跟人上床。这让她体面的婆家很难堪,于是答应给她一定的生活费,条件是永远离开美国,有多远滚多远。
再见时索菲浓妆艳抹醉醺醺地出现在一家不光彩的酒吧。无论伊莎贝尔对她多么鄙夷、冷漠,拉里却回想起当年他们一起读诗写诗的时光:
“她有精细的听觉,以及良好的韵律感。她对乡间的声响、气味有着灵敏的感受,能捕捉到空气里第一丝柔和的春意,能觉察到干涸的泥土中雨后散发的气息。”
这时的拉里已经在探寻生命的意义的道路上行进多年。他的内心涌荡着激情,一股想要拯救索菲于水火的圣人般的激情。对此索菲开始无疑是震惊、疑惧的,相信一定是拉里的干净坦诚彻底感动了她,于是她接受了他的求婚。”
拉里要做的,是拯救一个曾是天真孩童的荡妇的灵魂。这正是他多年辛苦追寻的东西,与欲望和情爱无关,他要牺牲、他要奉献——毕竟,连无所不能的上帝充其量只是牺牲了自己的独子——当人牺牲了自己时,就比上帝更加高贵。
毛姆在这里善意地批评了拉里的追求:“自信过了头,叫淫欲和饥饿都要靠边站,还把那信心满满的牺牲者卷入毁灭之中。”
他说的没错,就在拉里和索菲婚期的前三天,索菲消失了。当作者再见到她时,她被人割喉,几乎赤祼地扔进大海。
女人总是愿意相信爱情。伊莎贝尔是这样,索菲也是。她的沉沦,是对爱的毁灭的报复。那些声称不信爱的女人,多半是被爱伤害过。爱情是女人的信仰和力量所在,爱情是女人的全部,然而这并不适用于男人。
男人或许会是暂时的痴情少年,但最终却忠实于自己的志向——那绝不会是一个女人。女人可以是皇冠上一颗点缀的宝石,但男人永远要先得到那皇冠。皇冠也许意味着权力,也许是财富,也许是不为多数人认可的崇高价值,像拉里。
爱的最大误区是自以为是
伊莎贝尔自以为爱拉里,然而她更爱标配的人生;
拉里自以为爱索菲,但他的“爱”居高临下,其实质是怜悯和拯救,并非出于对现在的索菲的欣赏。在他的“爱情”里,索菲改邪归正,却失去了生气。索菲在颓废的生活里沉沦,别人看来是堕落,于她自己却是最好的解脱——她被从天堂驱逐出来,一切所谓的“正能量”就和拉里的“爱”一样成了她无法支撑的重荷。她回到堕落的世界,活得无耻而且快活——也许不是真正的快活,但那已经是有着她那样惨痛经历的女人所能有的最接近于快乐的状态了。
她死于非命。但正像作者说的那样,“索菲寻求解脱,她得到了解脱。”
我们一直在谈论爱,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人们都倾向于将自己的爱情合理化、美化,但真正的爱或许不是你定义的那样,更不是朋友圈里秀出的模样。
什么是爱?你爱着谁?谁在爱着你?夜深人静时,你可以想一想。
毕竟,生、死和爱,才是人生最基本的三个命题。
一顿“饱餐”之后,飞机又继续从景德镇起飞,到达平流层,零下二十六度的高空,内心反而更加平静。
拉里的故事很精彩,拉里的人生也很让人羡慕,但那始终是一本小说呀,现实又怎么会让我们那么潇洒。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抛下身边的一切追求想要的生活,过于梦幻了些。
今天我和两个朋友拼车从黄岛新校区出发去机场,途中聊到考研的问题,一个想保研考博士然后当老师。我开玩笑说 比起让我当老师的话我更愿意上工地。另一个朋友毕业以后就打算去表哥的公司去上班,然后着手准备二建的考试。 都挺好的,跟他们的聊天我感觉他们将来都会做到。(这段也不知道写啥记录一下)
昆明有雪,感觉这几年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