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背景-德日比较中看日本二战反思的不彻底性--认知背景《这个历史顶靠谱》

昨天看了文友分享的一篇文章,谈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功过。我们潜意识的认知,一直是毛主席的过与功是三七开,其中“三”的部分,很大部分与发动文革有关。但是这篇文章从当时的国际背景出发,认为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动机,是他智慧的表现,避免了核战争,但之后的发展,不是他所预料的。通过全文,作者说得也不无道理。给我的启示是:很多事物我们真的要从更大的视野去看(想起以前看过的图中图),不能仅盯事物的表象。

这使我联想到日本,二战中对人类犯下滔天大罪,尤其是对亚洲;但战后,为什么日本不思悔过,政界要人,首相带头,频频公然去拜祭靖国神社?再看同期的德国,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蒙蒙细雨中来到大屠杀纪念碑前,扑通一声长跪不起,热泪横流,也没有人给他打伞:我虽然没杀人,但我要为我的同胞忏悔。

为什么西德总理给受难者下跪,日本首相却给杀人犯行礼?除了两国的文化基因、民族观念不同外,应该说与当时的国际背景、两国受到的处理不一样是有一定关系的。

战后的德国直接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纳粹战犯被严惩,12名甲级战犯被送上绞刑架。其中没有一个人喊:我不该死、我不认罪、希特勒万岁!纳粹战犯汉斯上绞刑架的时候,甚至说:千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西德首任总理阿登纳先生,是被盟军解放的老政治家,纳粹一上台就被关进了集中营,对纳粹是恨之入骨。如果你在德国行纳粹礼或者买卖收藏第三帝国的勋章、纪念品,一经发现就会被抓起来,甚至被判刑。德国把纳粹投降日(5月8日)是作为解放日,隆重纪念的。

再看日本。日本打败时,美国是设想中苏美英四国占领日本,但结果是英国先表示不去,本身占领德国就够呛;苏联,美国本身就不想让它去;中国,美国让蒋出一个军,三万多人,占驻四国岛,但蒋也不肯,忙于内斗,将派出的军队变卦直接往北开,抢东北去了。结果就成了美国独占了日本。

美国成了日本太上皇,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审日本战犯,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很多战犯都被赦免。东条英机是偷袭珍珠港时的首相,美国人恨透了,所以跟他沾边的都是战犯,不沾边的就好多了。比如反对跟英美作战的石原莞尔,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三原凶之一,因跟东条不合,1941年就退出现役。战后远东军事法庭开庭时,他去自首两次都被拒绝。其他两人都上绞架,他一点事都没有。但他还懊悔,连一个战犯都没混上。

就是说,日本人并不以当上战犯为耻。东条的一个参谋佐滕贤了,停战前才当上中将。其实在日本的军衔体制下,中将很不值钱,但跟东条走得近,被定了甲级战犯。上法庭骄横得很:我一个小小中将,跟总理大臣一样,弄了个甲级战犯,够本了。感觉很光荣似的。日本战犯上绞刑架,都喊:“大日本帝国万岁”、“天皇陛下万岁”,而且一人带头,众人齐呼!

日本第一任首相吉田茂,1928年是驻奉天总领事,参与了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变,很多侵华阴谋都有他的份儿。按说这个人对中国是罪恶滔天,后因反对英美开战而辞职,就因此,结果什么事儿也没有,居然还长期担任首相。

美国人看到天皇的威力大,一声令下,日本兵全放下武器投降。为不伤害日本人民的感情,保留了天皇。结果,日本军人认为,我是为天皇打仗,他都没罪,我们更没罪。

所以,日本军国主义的余毒一开始就没被肃清。日本其实也是一个典型的崇强欺弱的国家,以前我们强盛时,跟在我们后面2000多年,连文字、服装都是学我们的,但学了美欧后,立即就变了,骨子里不承认自己是亚洲人,还有看不起其他亚洲国家的意识。

所以,有时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追根溯源地看问题、或从本质上看问题,我们会有不一样的视野与思考!

20170206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国际背景-德日比较中看日本二战反思的不彻底性--认知背景《这个历史顶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