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情绪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图片发自App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当我们在谈论情绪时,不外乎于喜怒哀乐贪嗔痴,这些都是每个人天生自带的源代码,它们伴随着人从出生到死亡,从简单到复杂。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并不是说“喜”“乐”就是好情绪,“哀”“悲”就是坏情绪,而是对于特定个体的性格和思维模式来说,例如很多人遇到非常痛苦的事情,他会本能的表露出来,有的人会低沉着脸、满脸愁容,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心情不好,有的人会过来劝导你,有的人会离你远远的,这是一类人,真实情绪真实体现。另一类人人情世故很明了,为了不影响别人,自己内心再痛苦也要克制,也要在别人面前装的很开心的样子,不让别人担心,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思维习惯了,到最后都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笑了,甚至连痛苦也忘了,只知道遇到这种场景笑就对了,内心开始迷失自己了,但尽管显意识不明了,但是潜意识还很清楚,于是就衍生出其他变化,最常见的就是疾病,科学证明很多疾病都是自己内部系统自我组织的自行破坏引起的,也就是说是我们潜意识里的“情绪”引发的慢性自杀。所以说人的情绪不是如此简单的区分好和坏,尽管第一类人将痛苦直接表现出来,在那一刻自我身心是难受和压抑的,但是其潜意识和显意识能够吻合,也就是说他能够判定自己真实的情绪,因此久而久之随着这种思维模式,这类人会更明白自己。

在《心情词典》这本书中介绍了人的情绪如果细分的话可分为近千种,而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日常生活种所主观判定的几种情绪,因此掌握和细化自己的情绪,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控制自己。除了常见的情绪以外,在此论述一种特殊而又常见的情绪:瘾。瘾的作用机制是由中枢神经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常见的有烟瘾、毒瘾、性瘾等等,这些都是一种被某一欲望所绑定的习惯性的情绪,具有持久性、非自主性等特点,因此要戒掉一种习惯,是对意志力的考验,有些所谓的瘾,根植于人对舒适区最兴奋的区域,每当意志薄弱安稳于舒适区中,那些瘾自然而然就会在脑海里翻腾,这也如古人所说“饱暖思淫欲”。根除瘾,需要在自己思维中设置一层厚厚的防火墙,切断意念中的业障,如若不能狠下决心,它可能就如同弹簧一般,按得越低最后反弹的越高。

情绪的主导源

图片发自App


那是什么在主导和操控我们的情绪呢?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浅层,那就是意识,即便意识对于人体具有调节功能,但是它的具体存在仍然是科学至今无法确定的领域,因此意识这一层面只是我们自我感受的,认为“我有情绪了”就是我大脑里的意识开始起作用了,以致于自己生气时会面红耳赤,悲伤时会泪如雨下,但是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大脑是由无数个神经元组成的,每个神经元都会对我们产生作用,具体的作用可通过静电传输的方式或者是化学物质分泌的方式,来作用我们身体,例如我们的大脑对快乐的感受是与这些化学物质相联系的,它们分别是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和内啡肽,血清素的平衡是我们稳定情绪保持幸福感的关键,多巴胺是大脑杏仁核释放出来的快乐激素,催产素则是使我们表现出乐观以及正能量的重要元素,内腓肽是我们大脑的“快感荷尔蒙”。这些引起我们情绪变化的化学物质,无时无刻不在作用我们,而且会随着时间、场景、人物的变化而变化,正如有些人会在下雨天感到悲伤、看到红色的东西热情洋溢、见到陌生的人会害怕等,无一不是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从人类诞生以来,不断进化不断发展,最终演变成我们的本能。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的大脑运行是由两套系统组成的,一套是热人知系统,一套是冷认知系统。所谓热认知系统就是在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中形成的认知,这种认知是“熟悉”和“亲切”的,比如我们从小学过的古诗文,尽管过了几十年,当我们拿到一篇陌生的古诗时,仍能识别它的语境和所要表达的情绪,这就是热认知,是一种长期以来塑化了的心智模型(具体参见上篇《情绪与心智模型》),这种模式已然如同一种信号接收器安装在我们内心,所以会形成快速判别。另一种是冷认知系统,这套系统就是相对于热认知所提到的“熟悉”相反的概念“陌生”,这套系统是在已有知识和思维模式之外的认知,比如与一个从没谈过恋爱的青年去谈论爱情,对方是无法接收到“爱情”内在根本的含义,通俗的说热认知就是有经历有感触,冷认知是无经历弱感受。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其实多数都是建立在我们已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上的热认知,比如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会暴跳如雷,有些人会一笑而过,这就是过去的经历加上思维模式的固化所致,因此在了解清楚自身情绪,必须从过往的经历和知识结构入手,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催眠大师给病人做催眠时会询问他们童年的经历。

情绪也与我们看世界的角度有关,从世界观最基础的分类来看一是乐观主义二是悲观主义,乐观主义(optimism)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认为理想终将成为现实,善终将战胜恶,正义终将战胜非正义,悲观主义(pessimism)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悲观失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对世事所怀消极的看法认为世界变幻无常,人注定要遭受苦难,因而陷入悲观绝望,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企图超越现实,以求解脱和获得拯救,认为恶总占优势,善毫无意义,道德价值在于灭绝欲望[1]。由此两者而衍生出的其他世界观,如乐观的悲观主义和悲观的乐观主义,所谓乐观的悲观主义(optimisitical pessimism)是以悲观为最根本的导向,一切乐观的想法仅仅是短暂的,都是为最后悲观的结果做铺垫,比如一些人会认为人注定会走向痛苦和死亡,因此他们会去享受生活的每一刻,珍惜每一个快乐的瞬间;悲观的乐观主义(pessimistical optimism)是以乐观为根本导向,认为人只有经历痛苦才能获得快乐和自由,比如一些人会认为先苦后甜,不能长期将自己放置在舒适区,而是先面对挑战后享受乐趣。

情绪控制方法

有了情绪的产生必然会有情绪的控制,大部分人控制情绪的方法可分为这么几种:一是克制、二是倾诉、三是爆发。无论是瞬时而来的情绪还是长期积累的情绪,基于人是灵长类动物,他所具备的独特理性功能,在结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自我性格这三要素综合而成的一套反应模式,首先说克制,就人的理性来说战胜了社会道德规范和自我本能的性格,例如一个人被他人骂了,受害者会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来判定这个行为,当然无论什么理由骂人在正常人的思维中,这绝对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但是如果结合具体情境来看就可能有所区分,假如A是为了与B分手而骂了B,B尽管很生气,但他会站在更高层面的道德规范去回应A,就是克制,这样可以在道德层面上感化A。

其次是倾诉,倾诉一般发生在关系较好的朋友或者家人身上,这种内心情绪全盘托付,是基于对倾诉者的信任,这期间是自我本能战胜了理性和社会道德,也就是说倾诉的过程是感情宣泄的过程,是内心毫无保留的过程,抛却了所有道德规范和理性的制约,这样才能有一场较为彻底的倾诉。

最后是爆发,这是本能战胜了社会道德和自我理性,当情绪爆发时,说明一个人的内心承受已经达到极限,情感已经无法用其他方式去克制,这种爆发往往会伴有较大幅度的肢体动作,用于情绪的宣泄,此时的人完全处于非理智的状态。

个人情绪识别

图片发自App


一、照镜子

在彼得德鲁克《第五项修炼里》说过: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时,请立马找一面镜子来,当你看到镜子里那个面目可憎的自己,可能所有的情绪都会顿时全无。情绪就好像那个在黑屋子哭泣的女孩,越是封闭哭的越厉害,然而当她对着镜子哭时她又哭不出来了,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我们的情绪从黑屋子里释放出来,让它面对镜子,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这是一种抽身而出看自己的方法,镜子只是象征一种“外部视角”,实际上一种旁观者清的思维,这种思维在我们情绪来临时起作用,可以胜过平常人的理性思维,当然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也是需要训练的。

二、写作禅

站在一个高维度的点去审查自己,抽身出来观察自己,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为。在纳塔莉·哥德堡的《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书中提到当我们觉得焦虑不安,而又无法排除这种情绪时,我们可以通过坐下来冥想的方式把我们头脑中的东西写在纸上,要连续不断的写,想到什么写什么,记录每一秒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而且尽量详细,直到最后自己大脑放松,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方可停笔。通过过这样写作的方式其实就相当于把我们的情绪转化成了文字,也是一种外部性视角的体现。

三、打坐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都一切苦厄”,一切情绪皆有心生,皆从心起,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双腿盘拢,双眼静闭,数着自己的呼吸吐纳,一呼一吸之间情绪也随之消失涣然。(可参见上篇《禅话:内心画不满的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谈论情绪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