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卜算子·咏梅》课例研讨

      《卜算子·咏梅》课例研讨

      话题:于永正老师在《卜算子·咏梅》一课中如何帮助学生借助时代背景理解文本?

      这一次的研讨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于永正老师在这一课中有以下几处是借助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但似乎也离不开“重感悟”,结合于老师的“悟其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课堂生成追问法。

      当于老师提问:还有没有会背词的?学生背诵《水调歌头》后,于老师继续追问: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台湾代表团的时候就背诵了这首词中的五句话,你猜猜江主席会背哪几句,哪几句最能表达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思念?学生马上回答到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于老师在导入课题的时候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词,学生在背诵《水调歌头》之后紧接着结合一次具体是事例进行追问,将诗词的内容和事例背景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在学生的心里有了更生动的画面感。对诗词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悟其情”,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实例中体味也更深了。

      如果课堂上学生只是背诵了一遍《水调歌头》而无之后的继续追问,也许学生就失去了一次学以致用的机会,这似乎是我们经常忽略的,这一点儿需要我努力学习。

      2.巧用背景重感悟。

      “诗言志,歌咏言”,只有知人,才能识人,因而从出生的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生平事迹、后世影响等诸方面来感知、体验作者独特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认识,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有重要的意义。

      当学生将两首词进行分析后,于老师提到:读古诗文,第一,要借助注释;第二,有些古诗文还要知道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引出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对两首词的真正寓意也将会理解得更清楚、更明白。引用的两段资料分别是: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坚决主张抗金。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他陷入孤立,感到悲凉寂寞,因作此词。”

      “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遭到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很困难;美国大肆反华,苏联也背信弃义,撤走援助中国的专家,逼中国还债,并攻击中国共产党要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毛主席写这首词来鼓励全党同志。”

      于老师通过古人说过的“诗言志”,引导学生谈谈陆游,也正是有了出示的写作背景,学生才会结合背景谈到:表达了他在不受皇帝的信任,而且投降派也在排挤他的时候,不动摇,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孤芳自赏的精神。孤芳自赏是当时情况下的一种无奈,它不仅表达了一种无奈,而且表达了自己的一种骨气、一种傲骨,表明自己爱国的思想是永远不会变的。

      在分析毛泽东词的时候,学生说到:他想鼓励全党同志,不要害怕,要像梅花一样坚强无畏。是啊,要敢于和一切困难做斗争。毛泽东的性格是不屈服的。什么困难他也不怕,什么敌人他也不怕。明明美国很强大,他说;“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就是毛泽东的性格。更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中国人民的胸怀。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观时代现状,情满于心。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际遇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才成就了诗歌国度的异彩纷呈。这样引导学生感悟的方法对古诗词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读中悟,悟其义,悟其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712《卜算子·咏梅》课例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