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办错案:清朝文字狱中的“刘罗锅”

晚清拾遗录(四十):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江山坐起来却并不稳当。博大精深的文化,让这群曾经跑马的汉子显得信心不足。“反清复明”这四个字,不断扰动着庙堂之上的神经。他们畏惧文人士子怀念朱明王朝,因之,雍正、乾隆等朝大兴“文字狱”。从文人的诗文中寻章摘句,制造一系列冤案,以钳制暗流影动。乾隆中期以后,好大喜功,宠幸奸佞,自诩才高,尤好舞文弄墨,对读书人特别“关照”,为此连下严令彻查全国书籍,寻找所谓的反清悖逆文字。期间光怪陆离的乱象罄竹难书,动辄明哲保身是为上策。乾隆四十三年,江苏又发生了“一柱楼诗”文字狱案,要推手之一竟然是刘墉,也就是文学作品中与和珅斗法的那位“刘罗锅”

所谓“一柱楼诗”,乃是江苏人徐述夔所作的一部诗集。徐述夔在乾隆年间中过举人,也做过知县,好写文作诗。去世之后,儿子徐怀祖将此书出版,来纪念其父,这本是当时江南文人常有之事。不过徐家长期以来与当地蔡家有私仇,双方关系很差。多年前,徐怀祖花两千四百两银子,买了同县人蔡嘉树堂弟,蔡耕田的几顷田地。徐怀祖去世后,蔡嘉树以该田中有他家祖坟为由,想贪便宜用九百六十两银子赎回该地。徐怀祖儿子徐食田当然不允,蔡嘉树便向官府揭发徐述夔著作“一柱楼诗”,有所谓悖逆诗句。例如“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乾坤何处可为家,近来世事益非非”等等。

其实,这本是读书人抒发情感之诗句。可蔡嘉树却称这是“怀念明朝,讥讽大清,公然否认现在的大好形势”。明眼人一看,这是彻头彻尾的诬告谋财案。县官涂跃龙接到报案后,也看出蔡嘉树的心思。这时,徐食田听说蔡嘉树要告自己的消息,主动坦白祖先并无诽谤庙堂之意,并将书籍、刻板上缴。依照当时的规定,凡是主动坦白的,一律从轻发落甚至是免罪。县官涂跃龙不想把事情闹大,他将书籍、刻板依律上交上级后,判处徐食田将有蔡嘉树祖先坟墓的十亩地让与蔡家,想就此结案。

谁知蔡嘉树不服,又到藩台衙门告。江苏藩司陶易的师爷陆琰,负责办理此案。他也一眼看出蔡某的歪心思,在批文里斥责蔡嘉树“与尔何干,显系挟嫌倾陷”。他还批复地方衙门,一旦查明徐述夔诗文无悖逆之事,就要依照律法“诬告反坐”的条款处分蔡嘉树。蔡嘉树当然不服,于是又向当时任江苏“提督学台”的刘墉揭发。聪明的“刘罗锅”深知蔡嘉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乾隆目前又对这种事极其关心,自己若不管此事,蔡嘉树一旦告到京城,自己必遭大祸。为明哲保身,刘墉违心地将此案上奏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览奏后果然龙颜大怒。

他在上谕中大骂徐述夔:身为举人,竟然胆敢在诗文中怀念明朝,对大清暗中诋毁,狂妄悖逆,实为罪大恶极。而地方清朝官员对此案竟敢“消弭情事,不知其是何肺肠,负恩若此,殊为可恶”。乾隆给徐述夔也定了“谋大逆”的罪名。徐述夔、徐怀祖父子虽已死,终被开棺追究。孙子徐食田、徐食书、“江苏藩司”师爷陶易以及其他主要涉案人员,被判斩监候,秋后处决。徐家其余家属入狱判刑,财产全部充公,与本案相关大量官员以及与徐家有来往的不少文人也都受到严惩。“刘罗锅”的明哲保身,也算是助纣为虐的一场宦海游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哲保身办错案:清朝文字狱中的“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