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熟知时尚界呼风唤雨的女魔头——安娜温图尔。大型时装秀场上总能看见满身标配的金色波波头、大墨镜和香奈儿裙子,如同时尚界的权威符号一般不苟言笑的坐在前排。而她身边又总是坐着一位和她画风不是很一致的女士。
(图源The September Issue)
一头格外显眼的红发,衣着往往不是像安娜温图尔一样的修身裙,而常是宽松款式;一边认真的看秀,一边抱着小本本快速地记录着。甚至到一场秀结束后大家都离席了,她仍然在原位翻看自己的记录本。
她是格蕾丝·柯丁顿,美国版《vogue》的创意顾问总监。之前曾在英国版《vogue》任编辑20年,后又在美国版《vogue》任创意总监,与安娜温图尔共事20余年,16年卸任。但她仍担任着创意顾问,每年拍摄至少4组大片——据称,格蕾丝的这一系列变化都与安娜温图尔经过商讨,《Vogue》美国版也将为她保留办公室,可见她在vogue和在安娜眼中的地位。
格蕾丝的性格可以说跟安娜是截然不同的,她温柔随和,跟同事说话总是很坦诚,平时也很爱笑,对待模特也用相当友善的态度。在纪录片《九月刊》中,格蕾丝亲手为模特穿上很难穿的服饰,一边调侃:“我是如今为数不多的亲手为模特穿衣服的时尚编辑了。听说现在都流行不亲自碰模特。” “都是助理帮你们穿吗?”她说,“我不管,我可能比较老派。”
(图源美国版v
(图源美国版vogue)
ogue)
但她也不是那种老好人,尤其是在时尚圈这样竞争激烈的领域,性格软弱很容易被别人的锋芒压过。而格蕾丝在面对主编安娜的时候总是用比较强硬的态度来维护自己的观点。
伦敦设计师约翰森·桑德斯的作品被安娜评价撞色不是那一期刊想要表达的风格后,找到格蕾丝苦笑着埋怨自己的作品被否决了,“我不想活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格蕾丝却安慰他,“撞色就是将各种不同的颜色拼在一起。你得强势一点。你得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不然你就只有受指责的份。别太好说话,就算对我也是。真的,不然你会输的很彻底。”
(图源维基百科)
“你要学会开拓自己的道路,让自己有存在感和话语权,让自己有无可代替的价值。”
“要找到适合自己在vogue工作的方式,毕竟这里人员流动性很大,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承受挫折。你得做到坚忍不拔,百折不挫(be fairly tough to withstand that)”。
格蕾丝在北威尔士长大。她很喜欢时髦的东西,因为时尚描述的生活跟她当时每天上学、去修道院的生活方式几乎完全不沾边,那种新鲜感和想象力让她着迷。格蕾丝十几岁就开始看《vogue》,由于家乡很难买到,她的看的都是订购的,所以到手时基本上是三个月以前的刊了。
出于对时尚的热爱,她在青少年时期拍过几张照片,被她的同学当玩笑寄给了一个时尚杂志社。而后来她的照片竟意外的入选了——这成为推动她进入时尚行业的一个重要契机。
可以看到年轻时的格蕾丝是个大美人。
后来格蕾丝遭遇了车祸,不得不多次接受整容,最后还是退出了模特的行业。但她还是热爱着时尚,于是又从零开始,在英国版《vogue》当编辑。20年后她来到了美国版vogue,一路摸爬滚打,直到现在成为美版vogue的创意总监。
(格蕾丝的家)
“格蕾丝毫无疑问是现在最棒的风格设计造型师(stylist),没有人能胜过她,除了她,没有人能让摄影师排出最漂亮、最有趣、最浪漫、最惊艳最真实的照片。”“她的构思都出自这样一个想法:时尚是表演和虚幻的世界(fashion is this world of play and make-believe),就像打开化妆盒,找出里面各种最漂亮的东西,然后把她们摆在一起。”这是她的同事摄影师对她的评价。
格蕾丝除了业务能力超强,本人也是相当有幽默感。在安娜温图尔拍摄自己真实工作情况的纪录片《九月刊》中,格蕾丝几乎一半时间都出镜了。片中她对着镜头说,“我太爱当着镜头和安娜大谈预算的问题了,这能把她气疯,哈哈。同时这也是提高预算上限的绝招。”
《九月刊》制作期间,格蕾丝和摄影师帕特里克拍了一张照片,是纪录片的摄像师Bob和模特面对面跳起来的瞬间。安娜温图尔调侃这张片子有待改进,因为Bob啤酒肚有点明显。她跟Bob半开玩笑地说,“你得去健身了”。
而格蕾丝跟Bob说,“我倒觉得幸好你不是很骨感。因为这样能表现出你真的是其他职业的人,而不是模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认为模特在镜头前完美就足够了。你不用去健身。”
后来还专门给后期人员打了电话,“查理,你修帕特里克的照片的时候,请别把Bob的大肚子修掉。对,我希望你不要修掉,现在他就在收腹了。”
参考文献:
海报时尚网/纪录片《九月刊》/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