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原生家庭》

图片发自App

我们一生有两个家庭,第一:原生家庭,也就你出生和成长的家。第二,自己组建的家庭。

今天,我要说说我的原生家庭和对我的影响。

长大后,我一直在回忆,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事,影响到后来的我?随着阅历和年龄渐长,我才明白是我的原生家庭,是父母对我的影响。

我的母亲,是一位善良、卑微及其有忍耐性的女人。自从我有记忆起源,家里的所有事都妈妈来操心。

而我的父亲,是一位及其懒惰、脾气大、自私,爱打麻将的男人。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敢和父亲拿过钱。

不思进取的父亲,父母当然会经常吵架,大清早,我跟弟弟会在被吵闹中惊醒,父亲摔盆子撂碗,这样的暴力家庭,有种无处可逃的恐惧感。一直很担心,万一妈妈走后就没人爱我。

我是那么那么羡慕出生在家庭氛围好的孩子,其乐融融,有说有笑。他们总是朋友多,对人对事阳光积极,而且也收获着更多的温暖。

从很小,在我心里种了两颗种子:以后我要赚很多钱;我嫁到很远的地方。

于是,我憋着一股劲,使劲读书,使劲塑造自己坚强又独立的性格,其实,我的内心极度缺少关爱和安全感。别人根本察觉不到我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生命的底色,就这样在我毫无防备的时候打好了。

前段时间看《都挺好》,我觉得从骨子里,我挺像苏明玉的,父亲的另一面,重男轻女,好吃的好玩的先给弟弟,为了引起父亲对我的重视,我跟弟弟争夺一个烧饼,结果谁也没吃到,烧饼被撕得满地粉碎。父亲极度的愤恨,然后冷漠把我俩锁家里。耳濡目染,我和弟弟也学会了暴力解决问题。当时,我的心掉入了万丈深渊。

看到我的小时候照片,眉毛到眼神,杀气重重,从细节处能看出来我的暴躁易怒和愤愤不平。

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真是整理。

自己的伤口,别人是看不到的,只有自己躲在暗处,默默舔伤。

之后,上学住宿就离开了家,我欣喜这样短暂的解脱。

再后来,毕业上社会,我行我素的性格,社会反馈给很多的指责和嘲笑,这时才发现我的行为是错误的,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对错,直到我付出代价。

父亲对我的不闻不问,我自己的野蛮生长,这都有意无意再影响着我,就这一个怪圈,一个无法逃离和重来的怪圈。

原生家庭和社会衔接,我付出很大的代价。虽然,我有父母有弟弟,但我感觉很孤独,好像一直就我一个人。

记忆中,母亲说过:先苦后甜,自己想要的自己努力争取。从另外一方面,父亲这样的性格,成全了独立而有主见的我。

长大后,我经济独立,家里所有的决策我也全部承担起来。性格也变得越来越要强。

30岁的时候,多年对自己的文化塑造,我一直以正能量的心态努力按自己方式构建自己,这种韧性相比小时候成长经历,早就淹没了不开心的过往。

原来,我早就与自己与原生家庭和解了。

如果原生家庭没给你太多爱,那你就给自己足够爱。

如果原生家庭没给你太多钱,那你就自己努力赚钱。

有句话超级燃我:所谓成长,不管发给了你什么牌,努力打好,就等于做对了人生大部分事情。

感谢自己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一股逆流而上的激情。

写这篇文章,我并不是指责我的父亲。我要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上。

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我想跟我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一定有。我想对所有朋友们说:

如果你出生在好的家庭,那就一边感恩,一边努力;

如果你遇到不够好的,那就在不幸中学会慈悲,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青衫依旧

2019.7.31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我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