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驱动下的教材交易,教材购书进入“循环时代”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原创投稿,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序言:国外二手教材普及度极高,为何我国教材再利用率却相对不足?阅邻循环教材作为一场用书模式的优化探索,能否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点?


图片来源昵图网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处理旧教材的经验,每逢各大高校毕业季,我们常看到有大量的旧教材被毕业生直接遗弃或是卖到废品收购站,这是资源上极大的浪费。虽然一部分高年级的学生会将教材、学习资料等二手书出售给低年级的学生,但购书周期短、成交数量和成交率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是教材市场中不容忽视的缺陷。

教材的购书模式或许应当跳出固有的一手、二手交易模式,从其他角度出发改善现有的教材市场缺陷,追寻新的突破口。“二手教材”进入市场并被推行并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这么简单。选择优惠适用、节能环保的二手教材,并且使用户体验更佳,这也许是未来更“潮”的购买教材模式。2020年年初阅邻开展的循环教材业务,也许可为国内大学生教材购书模式带来新的思路。


循环教材的需求一直存在


在国际,对于旧教材的处理学生普遍会采用循环利用的模式。像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科书使用年限基本都在五年以上,可在人均可利用资源并不充裕的中国,教科书的重复使用率却极低。究其原因,国外版权意识极高,这导致一手教材价格也奇高,甚至二手教材也会让许多学生的经济无法承担。有一部分幸运的人可以租到教材使用,但因可供学生租借的教材资源太少,这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在承担教材费用上苦不堪言。

既然国内教材价格不同国外那么夸张,那是不是在我国教材便没有必要循环利用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从环境与经济两个层面来分析。


数据来源微博


2月12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假设每人平均有10本具有使用价值的旧教材,每本书重0.5公斤,那么将这些书的重量累加,纸重约为4.37万吨,这个数字相当于87-88万棵大树所造的纸。将现有的教材最大限度的进行保留、循环再利用,便可很大程度上的减少树木砍伐、资源浪费。假设有一半的教材得以循环利用,那么一年便可使44万棵大树免遭砍伐。

由此可知,循环教材属于一项很好的环保实践项目,缓解了经济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对自然环境保护起到极大裨益作用。

以上为环境层面。

再从经济层面来看,目前二手书交易市场的市场需求中,二手教材占据主要地位。通过循环教材可以尽可能地将教材行业中的线性经济模式“资源——教材——废弃物”,重新颠覆成“资源——教材——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循环教材属于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它能够实现教材书本循环利用、经济增长模式的优化转型。回收旧教材等可再利用资源,使其进行重新流通,增加其使用价值,以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这必然也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循环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缩减开销,是学生在获得教材渠道中更好的选择。每学年度,学生花费在教材以及学习资料的支出大约为500-600元,从入学到毕业教材的支出可达到2000-2400元,总累计下来市场份额高达202亿。

不难想象,如若循环教材能够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大力推广,那么上述两层面将会获得多么可观的收益与利得。


循环教材模式优于一般的二手教材交易模式


要得出这个结论,首先需要明确一般的二手教材交易模式有哪些?它们存在哪些问题?

一般的二手教材交易模式有学校组织的跳蚤市场、校园内外的二手书店、学生自行开展的二手教材交易(通过二手交易平台或是线上社群进行联络)以及近年来也出现过比较专业的二手交易平台。

二手教材交易市场在需求上往往存在显著的季节性波动,开学季市场需求高,其他时间需求小;回收资源上,旧教材资源分散,资源整合难度大,这些都使得二手教材在市场拓展上困难重重。

高校二手教材的流通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服务于本校的二手书店往往规模较小,仅仅能够承担少量二手教材的收购与存放,流转份额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所需。学生自行开展的二手教材交易规模小,信息更是不对称,逆向物流难以达成,即便达成,物流费用结算采取商家客户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统一集中结算的方式,这使得教材循环成本过高。

除上述问题外,用户体验上的弊端是最为严重的,也是二手教材市场拓展上最为致命的问题。价格方面,二手书市场价格虚高且种类不全;盗版教材市场乱象丛生,谋取灰色暴利,再加上教材质量的层次不齐等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购买者的用户体验。

虽然,近年来也出现过比较专业的二手教材交易平台,如孔夫子、多抓鱼等等。但因他们采用的粗线条的B2C模式,并未能改变现在高校二手教材市场的现状。通过市场检验说明,我们可知这种模式并不是最适合当前市场的教材购书模式,还需再加以探讨。

2020年开年,阅邻增设循环教材业务线,致力于打造全国"二手教材"的"教材科",整合闲置教材资源,提供优质购书渠道,为校园市场提供“全套准新书”。据介绍,阅邻对循环教材业务从价格、质量、服务三个方面做了深度优化,通过差异化定价、图书翻新技术、折旧回收打造了以“准新书”为产品、“存量共享”为模式的“阅邻循环教材”业务。结合学校整套预定的成熟方式,为学生用户提供一站式购书平台。

目前的市场趋势中服务经济占比呈上升态势,阅邻coo杨宇欢介绍称,“一般的二手教材交易模式与服务经济上升的市场趋势不符,而阅邻的循环教材模式却是明显朝着市场趋势方向努力的。”

该模式拥有系统化的收书流程,会明确图书的物理属性,摸清教材表面、内面的折损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批量翻新处理。通过循环教材模式来转变现有二手教材市场上价格不标准、质量不标准、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使得学生买二手书时拥有一定的保障。

在保证教材正版和9成新的同时,阅邻循环教材在每个校区都有专属的线下门店或顾问老师。在服务上为学生提供成套供应和免费调换,价格上节省7成左右的教材费。正如杨宇欢所说,循环教材模式有助于保证教材的循环利用价值,同时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努力朝着服务经济市场趋势方向发展。


循环教材,推崇简约消费赋能社会共享意识


对全社会而言,活跃的消费固然能促进经济发展,但过度消费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也是个不小的难题。中国已经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型,坚持走节约型发展道路,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循环教材的产生不失为在我国公益环保领域的一项创新探索。

循环教材除了符合现代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外,它还蕴含了社会共享意识以及对简约消费的推崇。值得注意的,阅邻在开展循环教材业务的同时,也积极引导行业关注自然环境、社会环保等,与中国绿化基金会等诸多知名环保协会在公益项目上开展深入合作,将“商业发展+循环经济+公益环保”紧密联合,积极探索更多在公益、环保方面的增进。

作为一场用书模式上的优化探索,循环教材期望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之间寻找到最优平衡点,如若能被高校大量普及,这不仅能节约废物产生和处理费用,还能有效产生绿色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随着国内教材市场的发展转变,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二手教材的推行属于正常趋势,但单纯意义上的二手教材无法满足市场所需,循环经济是教材交易市场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住发展机遇,将现有的问题和挑战逐一化解,这是所有的教材交易平台都应该考虑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循环经济驱动下的教材交易,教材购书进入“循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