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心得体会

       初次拿到《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这本书,说实话,封面上冷静的蓝白色调,简单的线条与疏疏密密的白点组成的球体与星空图案,并没有引起偏好“文艺清新”风格的我特别的兴趣与期待。心想:这本书大概又是教我们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吧。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平时的公开课中常见的情形:老师们将文本中精彩的语段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或是一段段有声有色的视频直接呈现给学生,觉得这就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又忆及有些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大量依赖多媒体课件,仿佛离了这些,课堂就不生动不有趣了。这对于一直执拗地认为语文课的教学更主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让学生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画面、情感、道理等的我来说不甚赞同。因此,初识本书,我颇不以为然。

       然而,随着共读活动的开展,我却被此书深深吸引,有了醍醐灌顶之感。原来,这并不是一本简单地讲述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的书,而是一本涵盖了课堂教学实务、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学校推进措施借镜与建议的不可多得的案头书。其中王绪溢博士为“生本课堂”总结出的“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的十二字教学心法堪称精妙,不禁令我拍手叫好。

       少与多,无与有,慢和快,这几个字在我们眼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王绪溢博士却用自己独到的见解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用辩证式的解读使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为教师们指出了一条通向“生本课堂”的有效途径。

       这里的“少”并不是单纯地把一些外在事物变少而已,它其实是将深厚内涵以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短短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是呀,课堂上老师占用的时间少了,学生练习、规划、分工、合作、思考、研讨等活动的时间就多了;老师说的话少了,师生、生生间的对话自然就多了;老师给的提示少了,学生的思考就会变多,进而深入。这就解决了普遍存在于我们以往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台上滔滔不绝、声嘶力竭,学生台下似听非听,似懂非懂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把这句话放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说也就是: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后都是通过自我内化。因而,这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学生的知识的获得并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书中王绪溢博士语出惊人:“教师只准备少量的、必要的教材内容,甚至完全不准备教材。”这是不是令你大跌眼镜——怎么可能!答案是:完全可以。当你不再把教材局限于为教科书,而把它拓展为课堂上学生所有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那么你就可以实现“无才能有”。因为这些课堂活动中学生对于问题的反馈、写下的文字,或画出的图案等,才真实反映了他们当时的思维,才是真正贴近他们的最好的教材。老师刻意的“无”,滋养了生成性课堂的肥沃土壤,使学生“有”了持续不断产生学习素材的机会,学习才能得以生长茁壮。这是“无”的艺术,“无”的智慧!

       而 “让教育‘慢’下来”是我们早已熟悉的话题,但王绪溢博士对“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如何“慢”呢?“慢”的方法就是“沉浸”,教师要使学生沉浸在教材中,沉浸在学习活动中,沉浸在彼此的研讨与对话中,而沉浸需要的是充足的时间。语文课堂可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不管运用什么模式、什么方法,学科特点决定了它不是西方肯德基麦当劳式的快餐,而是中国式的文火煲汤,需要慢火熬制,需要浸染熏陶,需要不急不慢。有了现在的“慢”,才会有将来的“快”。

       结束一周的共读活动,我合卷沉思,目光又落在那蓝白相间的封页上,对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有了新的理解,心中便满是对下周共读时光的期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