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小秘秘
自我们脱离了孩子的世界以后,好像就很难再感觉到幸福了。
我们不得不去面对那纷杂世界里,生存的问题、人际问题和亲密关系问题,哪一样都不会顺序性地等你准备好,然后一样一样地到来。
我们总是会被这些问题折磨得透不过气来,想要去逃避,逃离,最后干脆索性就放弃吧,接受这不幸福的设定好了。可是,看到别人过上幸福的日子,你又会心生不甘。
其实,你离幸福也不过就只差了一点勇气。
01 人人都可以改变
到目前为止,你认为自己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吗?
到目前为止,我都认为我的性格改变不了的。我今天之所以自卑敏感内向,全由过去我父母的教育方式、经历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方式所打造而成的。别人并非是我,所经历的也不尽相同。倘若我过去的经历与那些开朗自信乐观的人相似,我相信,我大概率也能成为那样一个阳光出色的人。
在书中,恰巧就有一位与我有类似想法的青年。他同样自卑不自信,自我厌弃,也对“决定论”深信不疑,即未来全都由过去决定。在他得知有一位与他持相反观点的深居哲人,青年决定一探究竟。
对于“决定论”,哲人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目的论”。我们不应去考虑过去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而更多的要去考虑现在的目的。
哲人指出,青年那位终日闭门不出的朋友,其实并非因为从小受到了虐待,惧怕与人交往,想要出门而不能出门,而是因为他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照顾,以及集关注于一身(目的),才选择不出门的。因为,按照“决定论”,所有受到虐待了的人都闭门不出是不成立的。
哲人引用了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一段话,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不必去过分关注自身被给予了什么,例如出身、相貌等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我们被给予的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赋予了这些客观事实怎样的主观意义感受。
因为我们并不受过去支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实际上,很多人都是主动选择了不改变。一面沉溺于目前安稳熟悉的生活,一面又惧怕未知的未来,索性就维持现状罢了。
对于改变,总是少了那么点勇气。
02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总会被参与到竞争中。比相貌的出众与否,家庭条件的优劣,成绩成就的高低。我们总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旦在某个方面劣于他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同样,也会时刻害怕别人会就此短处方面议论个不停。
青年同样也有这样的烦恼,相貌、家庭、工作平平,比起另一位优秀的朋友,自己可谓是完全无优胜之处可言,甚至连自己也讨厌起这样一无是处的自己。
哲人一针见血地对青年说到,你是害怕在人际交往中受伤,害怕被别人否定和轻视,干脆从一开始就拒绝所有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就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在别人否定和讨厌你、伤害你之前,你自己就先否定了自己、伤害了自己。
哲人说道:
“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既然,这种自卑情结和伤害都是源于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那干脆就不与别人竞争好了。
因为一旦确立竞争关系,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对方当成竞争对手,当成敌人。既无法为别人的胜利发出衷心的祝福,也无法原谅自己的失败。
那么,换成和自己比较如何?
不存在谁胜谁负,胜利的你或失败的你,只有不断追求进步的你。
如此一来,身边的人便不再是敌人,而是成了可以信赖的伙伴,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我低你高的状态,那些所谓的比较和竞争就将毫无意义,也就能更轻松自如地面对人际关系。
03 要自由和被讨厌的勇气
此外,青年还有另外一个困扰。那就是是否要寻求他人的认可,满足他人的期待,尤其是来自父母这种特殊关系的期待,而自己普通图书馆职员的工作身份明显不符合他们的期待。因此很是苦恼。
哲人则直接指出,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同理,别人不按照你的期待去生活,你也理所应当不应该对其加以指责。在这里,哲人还提出了“课题分离”一词。即要区分开哪些是自己的人生课题,哪些是别人的人生课题。
对自己的人生课题加以改进,对别人的人生课题则应采取不干涉不强迫的措施。
青年的职业选择问题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别人无权干涉和强迫;而父母是否认可或者对其有怎样的看法,那则是属于父母的课题。同样,其他诸如职场上的,人际交往中的也是如此。
这势必就容易导致一个结果,被人讨厌。
哲人说到:“自由就是被人讨厌,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04 如何才能更有勇气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即:
或许,我们就如同书中的那位青年一样,多多少少对自己有些自卑和不满意,疲于处理人际关系,不知如何是好,干脆放弃改变,维持现状。
不如就像书中所说,从自我接纳开始,不沉溺于过去,不幻想着未来,珍惜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