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刚柔并济的写作

      做任何事都有一个瓶颈期,度过了便是更宽阔的天地。到今天坚持了32天的写作起初写的很起劲,有什么写什么直到现在却发现写什么都感觉缺乏了一种气,一种底蕴整个文章显得松垮没有精神。有时心血来潮有点思路写点东西精神具备了却缺乏柔美。这个文章看起来刚硬,框架给的太大有些不好驾驭,阅读是写作的很好的准备可是现在到了关键时期,怎样把自己从书本上的所感所悟转化为自己的从而呈现在纸上,坚持了自己所坚持的但是写了东西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一直以来都是读的一些关与历史类或者小说类的书籍,现在偶有一两本职业类的书籍。

      历史的书籍让我的思维固化了处处透露着自由 、民主的气息。但是往往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东西。只是自己独自在那里感伤,与生活与工作没有一点价值可言。第二种职业类的书籍看的也多了自己也吸收了不少,但是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敢说,稍有不慎就说错话。对于我一个文科生来讲自然也是希望出口成章的,但是想在也能个章,但是这个章只能说针对一部分,不能使用与全体。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能根据环境进行转化。不同人的领悟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每次我和那些老革命一辈的人聊总是滔滔不绝,得到他们的赞赏。但是面对现在的小青年是他们却完全不买账,沟通都出现了障碍,他们更接近与社会更潮流所以对于我的那一套完全是置之不理,很多时候学生在聊天的时候我也会站在一帮听,偶尔插上一两句却接不上话。没在一个频道他们说谈论的我听都没听过,从何谈起我所谈的他们也听不懂。那么这无形之中就形成了障碍。我写文章也是如此都是一些思想启迪人生感悟一类的文章,但是我所面对的更多是社会中的普通人。他们完全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又怎么会去看了面对有文化的有深度的群体,自己写的深度又不够显得苍白无力。拿不出手,人家也是不屑于顾置之不理。那么这样看的话。自己的文章就被自己写死了,所以要改变写作的方向要能让别人看得懂的。俗话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别人都没有去涉及去经历如何与你产生共鸣。所以以前我就总是有一个疑问。看小说的人很多但大多是言情都市一类的,要么就是修真科幻的。难道说那些文学巨匠的小说还比不了他们的水平。所以带着这种好奇心我也尝试去看了几部小说。答案显而易见。

      大文豪的文章不仅要会识字,关键是还要有文化没有文化看不懂,不了解背景看不同。就像鲁迅他们的文章处处都透露着批判的色彩,倘若一位小学生去看他如何看得懂。既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有没有学习过历史,那对于他们来说还不认小人书看的过瘾。同样的道理现代网络小说备受欢迎的是它符合现在的社会,是每一个人心中所最求的理想地位。没有大背景也没有什么历史典故,所以他们能看得懂更能接受。那我们写作的目的也是一样让大众接受,那就要改变既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去修正。我的思想一直在大情怀大社会中游离。现在要解脱出来就要借助媒介。我们都知道书籍是引导自己前进的指南针,什么样的书造就怎么样的人。

      我写文章太过于刚毅不都柔美,那就多看一些柔美的代表书籍。我记得在大学时读过一部林徽因的书这部书的吸引是一位一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让我产生了兴趣。也让我认识了林徽因这位奇女子也进一步让我了解了康有为等人。所以我就想既然这本书有这样的效果索性就钻进去读个透彻。昨晚半夜心血来潮就收了一些列的张爱玲的作品。他不是有柔美著称吗,索性就逼自己一把。让我的刚毅和着柔美产生新的东西。也能让我的作品变得有诗情画意的感觉。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