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践》:送给公文写作焦虑者的“特效药”,一本有趣的实用写作书

文/石墨杨(shimoyang11)

公文写作,道阻且长。《法华经》有言:功不捐唐,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十年磨一剑,最大的收获是,让认真成为自己的天赋。真正的天赋,是你有多少的热爱和付出,还有坚持。

我们一起来看看何剑文所写的这本《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践》,一位用心写好材料的基层文字工作者,公文写作微信公众号“小二哥悟”创办人。在十多年的公文写作实践中,针对“写不明白,是因为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是因为逻辑混乱”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立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根本,融合唯物辩证法、金字塔原理和刻意练习理论,总结出一套易学、易懂、易用,尤其适合入门者学习的“五子棋”写作法。该方法注重结构化思考和条理化表达,对解决文稿逻辑混乱、表达不清、文字冗长等问题作用突出,对改进文风、快速提高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高价值。

一、写材料之怕:为什么无奈那么多

近年来,入职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学历普遍提高,“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写材料”的问题依旧存在,“宁在前面爱枪炮,不在后面写材料”的心态。每当写材料,每个人都容易变成焦虑的“神经”。其实,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被写材料逼得狼狈不堪,主要有以下“症状”。

01 跌入“冰点”,接到任务不知怎么写

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快要下班了,或者到了周末,小长假、黄金周前夕,正想着跟家人去哪里玩,突然接到电话,要赶一篇材料,假期后就要交稿。一切美好计划灰飞烟灭,心情跌入冰点。一方面是因为要加班加点,整个假期都焦虑不安,不要说出去玩,连睡个好觉都难。另一方面是感到恐慌无助。每次接到任务都会忍不住恐慌,狠狠修理折磨一番,整个人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接着,开始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却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根本无处下手。时间一天天过去,心情一直处于焦虑之中,食之无味,夜不能寐。这个时候,不知道向谁求助,倍感煎熬。

02 逼出“泪点”,稿子上交不知怎么糟

一直拖、拖、拖,直到时间所剩无几,在假期的最后一两天,怀着“横竖是一刀”的心情,硬着头皮写下去。辛辛苦苦通宵达旦,终于憋出几千字,上班后连忙交给领导审阅。其实,上面具体写了什么,是怎么写出来的,连自己都稀里糊涂。一般“凶多吉少”的不祥之感,要命的是往往预感成真。

03 击中“痛点”,推倒重写不知怎么改

对初学者来说,综合文稿“一次性通过”的概率比买彩票低。被领导叫到办公室,告知稿子不合要求,要推到重写。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改,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一头雾水,没办法“精确导航”,所以多么渴望有一本实用的写作书。

《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践》一书,以提升科学思维能力为切入点,融合唯物辩证法、结构化思维和刻意练习理论,为撰写总结汇报材料、经验交流材料、调研报告等常用综合文稿提供“幼小衔接”式指引。

本书可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广大基层文字工作者的常用综合文稿写作指导书,也可作为实用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参考读物。

二、写材料是什么?系好文稿写作的第一粒“纽扣”

1、认识写材料“是什么”

首先,从理解公文的角度来看。写材料=认识+表达。其次,从加工信息的角度来看。最后,从搭建结构的角度来看。

2、认识写材料“有什么”

基层常用公文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基层常用公文有6种,分别是:通知、请示、函、议案、报告、纪要。

三、学会谋篇布局,用思维拼出“金字塔”

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一书中的定义:写作,就是网状的思考,以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其中就包含一套完整、科学的写作方法,即把写材料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收集网状信息;第二步,搭建树状结构;第三步,做好线性表达。这三部做好,就完成了一篇材料的构思与表达。

写材料要“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随着理解逐渐深入,有了更恰当的表述,在入门阶段,应该自下而上思考,通过归类分组、归纳概括搭建业务模型,这是归类的过程;随着写作者的思维能力、认知深度不断提高,就逐渐做到“自上而下表达”,直接用稳定的架构来指导写作和实践。随着自己对工作的认识,以及知识广度和思维能力逐渐提升,很多时候撰写文章不需要自下而上归类概括,而是直接自上而下分类制作标题。

《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践》全书遵循逻辑规律,包括“认知篇”“方法篇”“实战篇”三个部分,构建了从“仿造”到“制造”再到“创造”的一站式公文写作实操课堂,理念先进,架构科学,理论通俗,行文晓畅,适合作为公文写作、申论写作、新闻写作、商业写作等实用写作的思维方法“说明书”。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践》:送给公文写作焦虑者的“特效药”,一本有趣的实用写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