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与不惰

大数据工程学院 20计科本1班 邓丽

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惰性,总想着能够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弯路,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你做,但无法替你感受,缺少了这一段心路历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芜。成功的快乐,收获的满足,不在奋斗的终点,而在拼搏的过程,所以,该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别人无法替代。

惰性之所以是人的天性,原因在于远古时期,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还比较低下,不像现在这样比较容易地运用已熟知的自然规律向自然要食物要产量,那时候找到果腹的食物不容易,时常饥一顿饱一顿,人类想要活下来,就要尽量节省自己的体力和能量。除了必要的男人狩猎女人采集野果活动外,基本上都处以休息减耗的状态,这也是一种自我保存求生的生活方式和状态,适应了当时的生存环境。

  小孩子要郊游时,通常不需要大人催促自己就会很早起来。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极有兴趣或深刻明白其意义时,就能够勤奋。而大部分人对工作、生活恰恰缺乏这种热情和信念,加之生惯习惯不好,早起就变得很困难。不管宅在家里也好,出去打拼也好,都要找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而不是跟随习惯或惰性而生活。人生没有方向和动力,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不能更好地利益身边的人。

  当我们遇到了生活中不常出现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慌乱,这就是思维不够、行动跟不上最浅显的表现,都是因为自己“不习惯”。我们习惯了散漫、混乱、放逸,不习惯专注、清净、上进;习惯了胡思乱想,不习惯探寻事物的真相;习惯了非必要的事情就不会去做,不习惯主动去做一些看起来对自己没有很大帮助的事情。

惰与不惰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们要学会分辨什么时候该懒什么时候不该懒。以前的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十分辛苦,于是有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器用来解放双手,庄稼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人们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做同一件事情,若有更好的办法,更高的效率,当然不应该放弃。

古人云,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没有了基本生活的压迫,人们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人类在自然界中本就渺小,靠着聪明的头脑才走到今天。我们可以使用智能家居机器人,却不可不读书,我们可以使用各种交通工具,亦不可不学习,今天我们所享受的一切便利,都是先人的智慧,是他们的知识。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先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我们今天方便的生活。不是为了让我们每天抱着手机躺在床上刷着各种短视频,让图书馆的书架上落灰尘,不是为了让春天的美景就在你身边,你却低着头欣赏别人的朋友圈羡慕别人。

放下手机,离开你的床,走出寝室,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感受书香的气息。没有哪一条成功的路上不布满荆棘,没有哪一朵向日葵不向着阳光,没有谁的人生一帆风顺。别辜负了那些绞尽脑汁研究炒菜机、栽秧机、浇水机、犁地机的人失望。他们努力解决你的温饱,解决你的后顾之忧,不是为了让你沉迷于网络,躺在床上浪费大好时光。

所有的美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别在舒适的环境迷失了自己,丢了上进心,不然等待你的只有贫穷、失望、与别人眼里的蔑视。生而为人,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惰与不惰,好与不好都是你的选择。想要的东西就要自己拿,不然别人给你的你也要不起。让自己的大脑懒惰下来,你的人生就会像生锈一样,一步一步让你变成废铁。

想要的人生只有自己去拼搏,去奋斗,既然目标是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惰与不惰)